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三字經

三字經

瑩八歲 能詠詩,泌七歲 能賦棋

2019年9月2日  閱讀次數:3334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譯文】祖瑩八歲就能吟詩。李泌七歲時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賦。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令人稱奇。你們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
【解讀】這里舉出兩位少年聰穎好學的例子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祖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他八歲的時候能夠背誦《詩》、《書》,十二歲時能背《尚書》。據《魏書》記載,祖瑩常常夜以繼日地讀書,父母怕他累壞身體,多次阻止他夜里看書,但他還是堅持。一天,父母把家里的燈盞、燭臺都藏了起來。祖瑩就悄悄地把火揀在小爐子里,然后蓋上一層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撥開灰層,將炭吹紅,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戶遮上,不讓光線透出去。就這樣刻苦攻讀,博覽群書。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他又拜當時的中書博士張天龍為師,學習《尚書》。祖瑩投師后,學習更加刻苦用功。有一次,老師清早就要給同學們講《尚書》,祖瑩由于讀了一夜沒有睡覺,迷迷糊糊地把另一個同學的一本《曲禮》當作《尚書》拿去上課。到了課堂才發現自己拿錯了書,又不敢回去換書,只好硬著頭皮聽講。這堂課剛好老師叫他讀《尚書》。由于祖瑩平時非常努力,早就會背《尚書》了,他雖然沒帶課本,照樣準確地把《尚書》背誦了三篇。北魏當政人物很注意這個遠近聞名的“圣小兒”,就選拔他去做“中書學生”。這使祖瑩獲得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加上他刻苦不懈地攻讀,長大后終于成為一個很有知識的學者。很受當時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太學博士、殿中尚書、車騎大將軍,并有文集流傳于世。
李泌(722--789),字長源,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唐朝宰相,玄、肅、代、德四朝元老。其代表作品有《養和篇》、《明心論》等。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稱譽,已能粗通儒、佛、道三家的學識。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開元時期,他只有七歲,已經受到玄宗與名相張說、張九齡的欣賞。李泌到了成年的時期,非常博學,而且對《易經》的學問,更有心得。他經常尋訪于嵩山、華山、終南等名山之間,請教高僧大德。有一天晚上,他在山寺里,聽到一個和尚念經的聲音,悲涼委婉而有遺世之響,他認為是一位有道的再來人。打聽到那是一個作苦工的老僧叫懶殘。在一個寒冬深夜,李泌獨自一人偷偷去找他,正碰到懶殘用撿來的干牛糞生火烤芋頭。這個和尚在火堆旁縮做一團。李泌看了,一聲不響,跪在他的旁邊。懶殘也像沒有看見他似的,一面在牛糞中撿起烤熟了的芋頭,張口就吃。一面又自言自語地罵李泌是不安好心,要來偷他的東西。邊罵邊吃,忽然轉過臉來,把吃過的半個芋頭遞給李泌。李泌很恭敬地接著,規規矩矩地吃了下去。懶殘看他吃完了半個芋頭便說:好!好!你不必多說了,看你很誠心的,許你將來做十年的太平宰相吧!
少年聰穎的事例,古今都有。但是,有不少少年聰穎者多少有些輕狂之態。尤其是當今的少年,稍有成績就被捧上了天,導致他們不知天高地厚,結果往往聰明不能維持長久,還養成了驕橫的習氣,給后來的人生之路帶來隱患。從祖瑩、李泌身上,我們看到,他們的聰穎,除了先天因素外,更多是來自自己的勤奮好學和恭敬之心,F代家庭常常把聰明才智看得很重要,然而聰明才智需要通過主動而勤奮的學習來獲得。一個人要想學到真本事,還離不開對學問、對老師的恭敬心。相對于李密以及歷史上的張良等人,現在人的恭敬心差得實在太遠。人的恭敬心喪失了,不論是做事做學問還是做人做官,都難以獲得真正的成功。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