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可以抬頭看到天了!”
10月29日,四川成都
“折疊”了三十多年的張建強
順利完成手術,首次直立行走
身高從不足90厘米“長”到149厘米
如獲新生的他淚流滿面
而這背后是一場十年的約定
三十多年,身體折疊180度
醫生籌款十年終讓其“挺直腰桿”
下頜緊貼膝蓋,身體呈180度彎曲
46歲的重慶男子張建強
患有極重度的強直性脊柱炎
身高不到90厘米,生活無法自理
視線局限在腳下的方寸之間
而這樣的“折疊人生”
他維持了三十多年
抱著“能挺直腰桿”的心愿
張建強的養父輾轉求醫
這一求,就是二十多年
2011年,張建強的命運迎來轉機
機緣巧合,他遇到了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梁益建
△梁益建
經上門全面檢查
張建強被告知自己的病已到晚期
治療費用預計在40萬元以上
這對并不富裕的張家來說
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你沒錢,我也沒錢
等我籌到錢了就去給你治”
梁益建這樣告訴他
此后十年
梁益建一邊與張家父子溝通
鼓勵張建強保持樂觀心態
一邊四處籌集手術費用
“用我專利得的錢,基金會捐款
還有很多好心人也會給我們捐”
2021年,他將張建強接到成都
為其制定了細致的治療方案
整個治療過程長達一年
其間歷經五次大手術和數十次小手術
△梁益建
今年10月29日
最后一場手術順利結束
張建強終于下床直立行走
打開了三十多年的“折疊人生”
那一刻,張建強淚流滿面
“終于可以抬頭看到天了
感謝梁醫生讓我挺直腰桿
接下來我要好好鍛煉身體,照顧我爸”
他治愈了一個個脊柱畸形患者
“退休也要繼續治病救人”
梁益建于1964年出生
他的父親是一名煤礦工人
在一次礦難中受到重傷
看著因無錢治病
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父親
兒時的梁益建立志做一名醫生——
不僅要學會看病,更要為窮人看病
他一路學醫,發憤圖強
博士畢業后,他放棄留在國外的機會
選擇回到家鄉,當一名骨科醫生
△大學時期的梁益建(左)
這些年來
梁益建診治的脊柱畸形患者超一萬人
主刀手術矯正的患者超三千人
與張建強類似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
他已治愈了五例
這些曾經的“折疊人”
有的結婚生子,有的自主創業
如今都過上嶄新的人生
梁益建說,他的患者大多經濟情況不如意
他愿做這個領域的“拓荒者”:
“絕對不會因為病人沒錢就拒絕
我太了解他們的痛苦,不能拒絕他們”
夏天(化名),術后增高21厘米,術后一年結婚,目前是一名社區工作者。
施勝平,術后恢復身高1.56米,目前在深圳工作。
劉仁富,2012年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在理發店工作。
梁益建還告訴總臺記者
隨著部分手術費納入醫保
他為患者籌集手術費的“壓力”越來越小
“希望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多好!”
△梁益建與患者的合影
今年58歲的梁益建即將退休
他表示會繼續治病救人
“我的目標是工作到80歲
讓那些因病絕望的人能抓住一根稻草
讓這些人能活得更好!”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