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崢嶸,山河依舊。
7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浴血奮戰,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西方列強通過一系列侵略戰爭,強加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領土,屠殺中國人民,勒索巨額賠款,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致使大半個中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深重危機。
圓明園大水法遺址(1860年圓明園遭英法聯軍焚毀)
然而,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并未沉淪,中國人民并未氣餒。無數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真理,在苦難中艱難前行,為求得真知而銳意進取,為實現理想而艱苦奮斗,為挽救危亡而英勇犧牲?谷諔馉幍膭倮,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百余年來中國的國家主權被踐踏、中國的人民被奴役的巨大恥辱。
回望近代歷史,我們的國家從落后挨打,到探索抗爭,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卻頑強屹立,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榮發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銳意進取、敢于拼搏,靠的是中國人民始終不屈服不放棄、迎難而上的抗爭精神,靠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重溫歷史,為的是在今后的路上不斷汲取養分,繼往開來。一部部近代歷史人物的經典著述和重大事件的史料集,一部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奮斗史,匯聚了無數先輩的智慧和后人的經驗總結。閱讀這些閃耀著思想光芒的文字,我們能夠感受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崇高精神;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探索與進;梁啟超“少年強則國強”的呼聲與吶喊;孫中山“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的堅忍不拔;秋瑾“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革命豪情;以及中國共產黨人“鐵不打不會成鋼”、“決不愿跪著生,情愿立著死”的鋼鐵意志與必勝信念……
中國軍隊在北平盧溝橋奮起抗擊日軍的進攻
中華書局近代史編輯部秉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正出新的理念,在中國近代史出版領域默默深耕,出版了大量基礎文獻及人物日記、文集、筆記,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主題出版圖書,在學界和普通讀者中享有良好聲譽,出版的圖書多次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好書。
今天,我們從中選出一份近代百年的國家勵志書單,讓我們一起記住那段苦難與輝煌交織、炮火與血淚交融的歷史,感受蘊涵于文字中踔厲奮發、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祝福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未來更加美好。
我們的先輩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實現。
先輩的智慧與記憶
01
1.《孫中山全集》(全11冊精)+《孫中山全集續編》(全5冊精)
《孫中山全集》
《孫中山全集續編》
《孫中山全集》《孫中山全集續編》是孫中山著作的?闭肀,搜羅完備,編排合理,系統地記錄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著述。
2.《孫中山史事編年》(全12冊精)
本書以孫中山為樞紐,全面爬梳檔案、報刊、日記、函電、書籍等各類資料,經過勘驗比較,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孫中山的言行思想,以及與此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種人、事的所有史實,真實再現了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畢生努力,以及為改造中國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
3.《魏源集》
魏源是近代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的代表,是探討晚清社會和思想轉型繞不開的歷史人物!段涸醇肥珍浟宋涸从绊戄^大、引用廣泛、具有重要價值的詩文、論議、書信等,舉凡經世革新思想、當時重大政治經濟問題對策、邊疆史地之學、今文學、詩歌創作成就等均有體現,可謂匯精華于一書,展現魏源的救國探索與政治理念。
4.《王韜日記(增訂本)》
王韜是晚清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其日記真實記錄近代西學東漸之初,通商口岸知識分子由傳統士紳向現代知識分子蛻變的艱難過程,以及王韜等人對近代西方著作譯介的具體情況。該日記有利于我們了解晚清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生活方式和西方現代科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等情況。
5.《鄭觀應集》
鄭觀應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本書收錄鄭觀應改良思想的全部已刊著作,包括《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后編》、《救時揭要》、《易言》、《羅浮偫鶴山人詩草》等!多嵱^應集》集中反映了鄭觀應積極投身時代浪潮,創辦工商實業以求富圖強的探索和努力,以及主張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來發展中國的工商業,主張在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進行一系列改革的進步思想。
6.《飲冰室合集》(典藏版全40冊)
梁啟超生前唯一授權的著述集,梁啟超一生思想文化與強國探索的經典作品合集。
7.《黃遵憲集》
黃遵憲是清末外交活動家,戊戌變法運動的重要人物,近代“詩界革命”的倡導者之一。本書收錄詩詞、文錄、函電、公牘、筆談、專著等內容,展現黃遵憲熾熱的愛國情懷,以及他主張學習日本仿效西法,實行變法,富國強兵的政治理念。
8.《秋瑾集 徐自華集》
本書收錄現存鑒湖女俠秋瑾和她的摯友徐自華的全部著述,精心編校,集中體現了這兩位革命女詩人為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爭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業而不懼犧牲的精神。
9.《宋教仁日記》
宋教仁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驅,該日記記錄了1904—1907年宋教仁參加華興會長沙起義的經過,以及宋教仁在日本的治學和革命活動。這一個時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發展的關鍵時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問題,如同盟會成立、《民報》創刊、革命派與;逝烧搼、萍瀏醴起義,革命黨人和留學生的生活、行動和思想狀況等,在日記中都有詳細記錄,體現出宋教仁為了民族獨立,尋找救國道路的執著探索、不屈意志和理想信念。
10.《黃興集》
本書收錄了黃興的文章、講演、函電、公文、詩詞、聯語等近六百件,并附有黃興生平活動年表,集中展示了黃興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經歷和偉大貢獻,真實再現了近代民主革命家“古人卻向書中見,男兒當為天下奇”的革命宣言和人生理想,和以救亡圖存為己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嘔心瀝血而不計較名利的愛國主義情懷。
11.《廖仲愷集》
匯集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愷的主要著述,較為全面地體現了他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為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精神和真誠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廉潔奉公、勤勞儉樸的高尚品德。
12.《朱執信文存》
朱執信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孫中山的忠實親密戰友。本書收集了目前所能見到朱執信的全部著述,較為全面地展現了這位民主革命家為救亡和變革而“以身許國”的革命理想,以及他在尋求革命成功之路上的不懈探索、投身疆場的頑強拼搏精神。
13.《百年革命家書》
本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編寫,精心編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等二十余家單位收藏的100封革命英烈家書、遺書而成。圖書按照家書寫作時間先后排序,時間跨度從1921年至2018年。家書作者均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犧牲的英烈,他們有的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獻出了生命,有的是新中國建設事業中涌現的先進模范;既有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亦有普通的共產黨員。
這些家書生動展現了革命先烈和優秀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反映中國共產黨100年來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的艱苦奮斗歷程。
14.《重讀抗戰家書》
本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組織,編輯整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聊城傅斯年陳列館等單位收藏的32封抗戰英烈家書而成。這些抗戰英烈家書,時間跨度從1934年至1945年,按照家書寫作時間先后排序。家書作者既有八路軍、新四軍將士,亦有國軍將領;既有高級軍官,亦有普通一兵,展現了全民族抗戰保家衛國的偉大歷史圖景。
15.《重讀先烈詩章》
本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組織編寫,收錄自1921年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28年間為中國革命犧牲的100位中共革命先烈的詩歌。全書按照烈士的犧牲時間先后排序,詩歌作者既有李大釗瞿秋白、惲代英等黨的重要領導人,也有余勝祖、古承鑠等大批普通的青年革命者,詩歌表現了革命先烈憂國憂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境界,展現了革命先烈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歷史的真實再現與總結
02
1.《中西紀事》
《中西紀事》共二十四卷,是一部關于兩次鴉片戰爭及近代中外關系的重要著作,保留了許多珍貴史料。采用紀事本末體,每卷一個主題。本書對于近代外國侵略者用炮艦政策打開中國大門、強行通商的經過,以及中外交涉的許多細節、西方教士來華傳教的始末等,記載甚為詳細。
2.《康輶紀行》
道光二十五年(1845),姚瑩在西南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著成本書,旨在“知彼虛實”,“徐圖制夷”,以“冀雪中國之恥,重邊海之防”。該書對英法歷史,英俄、英印關系,印度、尼泊爾、錫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問題,都有所闡述,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區情況,揭露英國侵藏野心,建議清政府加強沿海與邊疆防務,以反抗外國侵略。
3.《太平天國史》(全4冊)
史學大家羅爾綱先生的經典之作,再現中國近代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的全過程。
4.《中法戰爭》(全6冊精)
廣泛搜羅中外史料,真實再現中法戰爭的全過程,以及馮子材、劉永福等中國將領拼死抗擊法國侵略者的英勇史事。
5.《中日戰爭》(全12冊精)
廣泛搜羅中外史料,真實再現中日甲午戰爭的全過程。
6.《甲午!甲午!》
海軍專家解析近代中國首次抗日戰爭,以海軍軍人獨特視角,帶你走進那場以海軍決定勝敗的戰爭。本書從細節入手,分析戰爭方略,凸顯人物情感,解答前沿問題,總結戰爭啟示,啟人深思。
7.《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20冊精)
本書共20卷,1200余萬字,分為20個專題,是一部系統公布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檔案資料集。該書選用的檔案資料絕大部分從未公布過,完整再現了14年抗戰期間日本侵華的血腥圖景,多側面、全方位、系統地展現了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傷害。
8.《盧溝橋事變史料全編》(全8冊精)
本書全面梳理研究界動態,發掘與整理中日兩方史料,力求最大限度地還原七七事變的基本史實,以官方原始檔案、當事人日記、回憶錄以及有代表性的新聞報道,展現七七事變爆發后,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意志和行動。
9.《大上海的孤島歲月》
本書是一部歷史見聞類著作,描述了全面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的社會現狀:日本侵略者令人發指的兇殘暴行,賣國投敵者丑態百出的粉墨登場,國民黨政府面對日寇的態度,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付出的努力,人民群眾在“孤島”的艱難生活,構成一幅凝重悲壯的“孤島”時期上海社會生活的全景畫卷,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和教育意義。
10.《走向世界——近代知識分子考察西方歷史》
鴉片戰爭后,許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他們把所見所聞筆之于書,寫成日記或游記,相當真切具體地記述了東西各國的社會狀況、政治制度、文教設施、風土人情、山川景物。本書選取其中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宏觀地介紹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反映了近代中國人認識西方、了解世界并尋求救國真理的心路歷程。
11.《清末新政制度變革研究》
清末十年是中國近代社會知識與制度轉型的重要時期。該書以內官制中的學部醞釀、設置為個案,同時考察了外官制變革中的爭議與成效、科舉改章至終結對鄉村士子的影響,通過整體觀照下的具體深入,展現革除舊知、舊制,移植新制過程的諸多糾結困擾,揭示了制度與觀念、人事、歷史文化、社會之間的多方聯系,以及“速成”新政與清廷速亡的結局。
12.《晚清邊防:思想、政策與制度》
本書系統梳理了晚清士人對于國土陸地邊防的思潮主張,清廷邊防政策的調整與邊防制度的改革,重點分析了邊防思潮演變及其對清廷政策調整的推動作用,以及嚴重的邊疆危機對于清廷邊防制度改革的影響、清廷制度調試的艱難過程,展現了晚清邊防體制從傳統的“夷夏之防”逐步轉向具有近代意義的中外之防的曲折歷程。
13.《從思想發現歷史——重尋“五四”以后的中國》
本書主要從思想史角度解讀“五四”后的中國,通過考察五四以后的人、思想和重要價值的流向及其變化,再現一個別樣的現代中國。人的方面,知識人努力從“邊緣”走向“中心”,“五四”當事人和后來者不但參與歷史記憶、解釋和書寫,而且充盈著滿滿的現實關懷。思想方面,“五四”以后,各種學說和思想經過競爭、分化和重新聚合,逐漸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鼎足而立的局面;各方主張各異,卻有共同的關注點,即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14.《中國廢約史》
本書全面系統地研究了中國反對、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斗爭全過程,既闡述了歷屆政府的廢約交涉,又記敘了中國民眾的奮爭,從更廣更深的層面展現了這一偉大斗爭的內涵,以及取得廢約勝利的各種因素。深化了中國外交史和對外關系史,以及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的研究。
15.《近代中外條約關系通史》(全7卷),近期即將出版
自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的對外關系由獨立自主轉向被動受壓,形成了以條約關系為形態的國際秩序,其中侵略與自衛,公理與強權,傳統與近代,先進與落后,文明與野蠻等等矛盾并存相伴,由此引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變化。本書敘述了中外不平等條約關系的形成過程,到不平等條約的徹底廢除,系統闡述了不平等條約與近代中國這一宏大課題,以及不平等條約給中國帶來的巨大損失,展示了近代中外不平等條約的基本面相。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