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生命篇

生命篇

這兩條路背后的血與淚,你了解嗎?

2022年9月20日  閱讀次數:281



在北京,有兩條路名為佟麟閣路與趙登禹路。它們在和平年代,默默訴說著一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佟麟閣、趙登禹是我國的兩位抗日名將,在當時北平已成危城的情況下,他們毅然擔負起了堅守北平的重任……

這背后血與淚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1937年7月中旬,北平的城郊四處時常發生小規模的戰斗和摩擦,就在這段時間內,日軍已經悄然制定好了一份縝密的對華作戰計劃,他們要在7月20日前,按照計劃集結就緒,并做好作戰準備。

從地圖上看,廊坊是北寧鐵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平津之間的交通樞紐,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日軍來說,如果想要攻占北平,他們首先要打通的,就是廊坊這條交通線路。

1937年7月25日下午4點半,日軍一個連隊乘火車抵達廊坊,并開始在車站內筑作戰工事,他們聲稱是要維護日軍軍用電線,中國守軍反復提出交涉,日軍堅持不退。

圖:抵達廊坊車站的日軍

1937年7月26日拂曉,陸續到達的日軍飛機和地面部隊同時向廊坊車站的中國守軍發起猛攻,至中午12時,廊坊車站完全被日軍占領,平津之間的鐵路交通也被切斷。

幾乎同時,北平城外廣安門處也集結了26輛日軍卡車,他們謊稱剛從城外演習回來,要求進城,廣安門守軍交涉無效,日軍則企圖強行進城。在廣安門,雙方發生了激烈戰斗,日軍一部分入城,一部分被阻擋在門外。

圖:企圖由廣安門入城的日軍

廊坊和廣安門事件發生后,對日軍抱有幻想的宋哲元徹底醒悟了過來,但局面已經脫離了他的控制。

地處北平南郊的南苑,成為北平的最后一道防線。此時的宋哲元已經下定了抵抗的決心。1937年7月27日,他臨時將軍部從南苑移駐到北平城內,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在南苑防守,第132師師長趙登禹也接到命令,從城內趕來,擔任南苑總指揮。雖然駐守南苑的官兵眾多,但7000多官兵中,卻有1500名是軍事訓練團的學生兵。

7月28日凌晨6點,日軍開始對南苑發起總攻,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戰斗剛一打響,炮火就首先集中在了南苑陣地的南面,那里的1000多名學生,幾個小時前,才剛剛把訓練用的木槍換成了真槍。

在日軍的攻擊下,南苑守軍傷亡慘重,第29軍軍部命令南苑守軍撤往北平,副軍長佟麟閣帶領學生兵們從南苑撤出,到達大紅門時,突然遭到日軍的包圍。

在他的指揮下,國民革命軍第29軍的官兵和學生們幾次擊退了日軍的沖鋒,然而,就在戰斗最激烈時,佟麟閣所騎的戰馬被日軍敵機炸彈擊中,他也因此從馬背上摔了下來,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中。

與佟麟閣同樣指揮第29軍撤退的趙登禹,是這次戰斗的總指揮。7月28日中午12點50分左右,在南苑陣地失利后,趙登禹帶領部隊后撤,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行至大紅門附近的田螺莊時,早有日軍在這里提前設好了埋伏。

圖:趙登禹

原本就十分倉促的應戰,加之機密的泄漏,使第29軍幸存人員的境地到達了生死關頭,情急之下,趙登禹決定率領三輛汽車,排成“品”字形沖向堤壩。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突然發生了。

照片中的汽車,便是趙登禹沖向日軍時所乘坐的那輛。車身上密密麻麻的彈孔,清晰地顯示著那場戰斗的悲壯和慘烈。

圖:趙登禹乘坐的汽車

根據日方記錄,趙登禹身亡時端坐在后座,前額和胸部均有彈孔,在他胸前的口袋里,日軍找到了趙登禹的名片。

趙登禹的遺體,后來在南苑大紅門附近的高粱地中被找到,抗戰勝利后,趙登禹的靈柩被遷至盧溝橋旁安葬,多年來,這位戎馬一生的將軍,就這樣留在他為之奮戰的地方,守護著他摯愛的祖國。

圖:趙登禹墓

佟麟閣、趙登禹是全民族抗戰爆發之后中國軍隊捐軀的兩位重要將領,抗戰勝利后,北平市政府決定將城內的兩條道路分別以佟麟閣路、趙登禹路命名,這兩條道路,也被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南苑之戰是盧溝橋事變期間中日雙方最激烈的一場戰斗,在守軍7000人中,傷亡竟高達5000余人。7月28日夜,宋哲元偕秦德純等人,率領第29軍主力,撤離北平,而張自忠則受命留守北平,維持治安。

很快,不遠處的天津守軍就得知了戰事失利的消息,駐守天津的5000多名守軍,決定主動出擊,與日軍決一死戰。1937年7月29日的天津《益世報》,用文字記錄下了這天凌晨2點的天津:“凡日軍所在地點,分別發生劇烈沖突,一時槍聲密集,全市市民,多在睡夢中驚醒!比欢,到了凌晨5點:“日軍飛機十數架紛紛起飛,盤旋本市上空,并射放機關槍,至凌晨之后,仍未見緩和之形勢!

在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下,天津市區很快被炸成了廢墟。

1937年8月8日,早上9點18分,日軍從朝陽門進入北平。9點18,這其中的示威意味,不言而喻。

看似偶發的盧溝橋事變,實則是日本對中國侵略野心的必然結果,隨著平津兩座北方重鎮相繼陷落,中華民族到了生死關頭,7月23日,毛澤東發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文,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愿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血,反對一切游移、動搖、妥協、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實現中國的自由解放。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