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善良篇

善良篇

中秋節前,“大山里的小詩人”為你獻上一份詩意的浪漫

來源:新華社/數英  2022年9月9日  閱讀次數:402



千百年來,中國人情思為磚,韻腳為泥,筑起一座“詩歌長城”,擋住歲月的沙,留下詩意的溫存,守護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到今天,從天真爛漫的小兒,到蹣跚而行的老人,依然能隨口吟誦出幾句詩來。

近日,一場名為“詩歌長城——讓山里孩子的才華被看見”的公益行動拉開帷幕。以詩為墻、童心為帳,一座“詩歌長城”綿延在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的鴛鴦草場上。近觀像是放大了一萬倍的銀聯POS單,遠眺又如同雄偉壯闊的“長城”。而孩子們的詩歌,就隨著這道“長城”在柘榮縣美麗的鴛鴦草場上,起伏綿延。

“調皮的海水

一次又一次

沖進沙灘媽媽的懷抱

又趁媽媽不注意

偷偷溜了出去”


“星星在天空

自己發光

樹葉掛在枝頭

自己搖晃

我站在大地上

自己生長”


“夏天回來了

爸爸回來了

團圓也回來了

大家都回來了”



萬物有詩。2019年,中國銀聯把山里孩子的詩裝進POS 機里,讓孩子們的才華隨詩歌POS機走出大山。許多人從小小的POS單上,第一次了解到大山里的才華,和孩子們的心靈世界。銀聯詩歌POS機公益行動在過去的4年里,所募善款已陸續投入安徽、河南、四川、新疆、云南等地區,累計幫助近5000名兒童走進藝術素養課堂。

2022年,中國銀聯攜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再度從孩子們的詩中遴選出部分,以“詩歌長城”的形式,向世界展示大山里小詩人們的才華。路過的人們忍不住在“長城”前駐足,細細品讀,臉上露出“‘詩歌’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微笑,那是浸潤在這座詩歌國度里的人們特有的詩意相通。

而在現場那些被設計成“小詩人”的POS機旁邊,游人也行動起來了,F場,人們通過云閃付App在銀聯詩歌POS機上捐贈1元錢,就能獲得一張印有詩歌的POS單,所得款項將全部捐贈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為大山里的孩子提供藝術素養教育,助力他們茁壯成長。不少人圍在“小詩人” POS機邊拍照打卡,然后接過印有詩歌的POS單,帶著詩意,再次出發。

與此同時,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社官方微信視頻號和新華社官方抖音號攜手中國銀聯,在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發起2022年銀聯詩歌POS機詩歌長城公益行動,推出了“詩歌長城——讓山里孩子的才華被看見”公益特別節目。

兩位小詩人代表來到了活動現場,在群山環繞的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鴛鴦草場,朗誦了自己所寫的詩歌,童聲在山間回蕩,詩意隨“長城”綿延。兩位青年演員線上讀詩并與孩子們云互動;知名唱作人為孩子們演繹了自己創作的雙語童謠;直播活動舉辦地柘榮縣精心準備了竹釘鼓、茶藝表演、柘榮剪紙、提線木偶等當地特色民俗與非遺表演,讓這場公益行動變成了一場文化盛宴。

“守護孩子的心靈家園,讓山里孩⼦的才華被看見!边@是今年這場“銀聯詩歌POS機公益行動”的初心,這份初心也得到了很多的守護和傳遞。主持人蔡紫等多位知名人士深情朗讀了孩子們的詩歌,為這場公益行動打CALL點贊。在新華社客戶端直播間和公益專題,超千萬人次見證了這場詩意奇觀,守護孩子的心靈家園和我們共同的精神世界。

詩意還在延續。樂樂茶作為本次“銀聯詩歌POS機”公益行動的公益合作伙伴,不僅將大山里的小詩人的詩歌放在消費POS單上,還推出了聯名周邊杯套和手提袋。

山河壯麗,孩子們的詩歌隨著“長城”起伏綿延;人間值得,人們在這里得到心靈的滋養和棲息。在這個中秋節前,獻上一份詩意和浪漫。



2019年7月15日-29日,上海陸家嘴地鐵站,出現15個會吐詩歌的POS機。詩歌里描繪著孩子們生活和希望的世界,那份特有的天真讓來往匆匆的路人也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步伐。 

中國銀聯【詩歌POS機】,讓山里的才華被看見 POS機里的詩歌上還清楚的標注了出處,它們是來自一位位留守兒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詩歌。 

些小詩里有孩子對于情感一瞬的記錄,一件小事,一個細節。

孩子們的字里行間里,沒有成年人慣用的宏大議題,山川湖海,各種寓意,各種意義,沒有藝術的賣弄,只是三言兩語,直擊人心。 

簡單的文字,質樸的情感,反而讓詩越動人。

孩子的視角,敏感又動人,最天真的話,卻能輕易觸及成年人最深處的柔軟。 

對此,網友也紛紛表示,被這些孩子寫的小詩打動。


是詩歌,更是生活 

有人說詩是翻騰的內心之嘆息,也有人說詩歌是強烈情感的本能溢流。 

而這些孩子們的詩歌正是源于他們的生活。 

詩人雪萊曾說:詩歌是最快樂、最高尚的心靈的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刻的記錄。 

夜晚,星光和夢共同承載孩子對父母的思念,對愛的向往。 

讓孩子甜到笑醒又舍不得醒的夢里,都藏著對愛的渴望。 

紀伯倫曾說:詩不是一種表白出來的意見,它是從一個傷口或是一個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孩子們把自己對于遠方父母的思念和傷痛,回之以歌。 

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通過詩歌走進貧困地區,感受孩子們藏在詩歌里不與人說的千回百轉。 



星星在天空自己發光
樹葉掛在枝頭自己搖晃
我站在大地上
自己生長 



快樂是時候
我就跑去河邊
在倒影里獲得雙倍的快樂
 




別撿地上的落葉
那是大樹不小心忘掉的記憶 




《長大》
龍祥小學 子豪
長大是一件很難的事
上一次和爸爸媽媽
告別的時候
我學會了忍住不哭
我就知道
自己長大了




《小狗》
龍祥小學  于辰
“汪 汪 汪”
夏天出生的小狗不知道
一年回家一次的那個人
就是我爸爸



《種子》
龍祥小學 恩茜
人生就像種子
不小心落地的地方
就叫家鄉



《偷偷長大》
龍祥小學  佳玉
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
老枯樹在夜里長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在爸爸媽媽
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長大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