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妻子用頭繩帶失明丈夫跑步”的短視頻打動了許多網友。72歲的樓德新,每天都會和妻子樓順光一起跑步4公里。一根頭繩,連接著夫妻二人,這一跑就是將近30年。
風雨無阻,日復一日
妻子用頭繩為失明丈夫領跑
在浙江東陽市和堂村,72歲的樓德新和68歲的樓順光,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出門跑步。
每天早上,夫妻倆都會從家門口跑到兩公里外的一處景點,再從景點返回,中間幾乎不停下休息,來回路程共四公里。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這條村道上。
別看現在夫妻倆跑起步來非常默契,但作為視障人士,丈夫最開始跑步時十分艱難,而妻子要當好盲人的領跑員同樣不易!皠傞_始時他一百步都跑不動,有時候碰到減速帶也會摔倒!逼拮訕琼樄庹f。
為了避免丈夫摔倒,也為了讓兩人的步調盡量保持一致,妻子把一根頭繩掛在了兩人的手上。
夫妻倆說,跑了這么多年,已經記不清摔倒過多少次,鞋子磨破了多少雙,但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跑步中,他倆逐漸習慣了彼此微妙的動作變化,變得越來越默契。
200步,400步,1000步……在頭繩的牽引下,兩人越跑越順、越跑越快、越跑越遠。
丈夫樓德新:跑得快心情就好,心里感到輕松,我們這邊很多人都想和我們試試看,沒人超過我們。
丈夫接連遭遇變故導致失明
樓德新的失明不是先天性的。年少時的偶然事故導致他一只眼睛受傷,另一只眼睛只剩下微弱的視力。盡管這樣,樓德新憑借自己的努力還是成了村里的村醫。
樓德新43歲時,因為用眼過度,視網膜脫落需要做手術,可恰恰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一系列的變故接連發生了。
1993年夏天,樓德新在接受手術前,眼睛里填充了硅油,需要臥床靜養,避免劇烈運動?删驮谛g前十多天,村里兩個小孩不慎溺水,村民抱著孩子跑到他家求助。
“那時候他在床上,聽到有人喊救命不顧一切趕緊起來。他做人工呼吸,等到孩子呼吸恢復,他才松了一口氣!逼拮踊貞浀。
由于樓德新在救治過程中面部用力,導致視網膜變得更加脆弱,再加上父親的病逝讓他的眼病雪上加霜,從那之后樓德新徹底失明。
“別怕,我就是你的眼睛!”
失明后,樓德新整天郁郁寡歡,身體也因為使用激素治療變得十分虛弱,妻子樓順光細心照顧丈夫的生活,不斷鼓勵他振作起來。
妻子樓順光跟丈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怕,我就是你的眼睛!
從家中的頂梁柱突然變成了盲人,一時間無法接受現實的樓德新,脾氣變得愈發暴躁。
那時,樓順光既要照顧失明的丈夫,還要撫養年幼的孩子。之后,樓德新還發生過兩次中風,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妻子瘦弱的肩膀上。妻子的辛苦和不易,丈夫雖然看不見,卻都記在了心里。樓德新下定決心,通過跑步進行康復鍛煉,讓生活重回正軌。
近30年攜手相伴
這是最美的“愛情長跑”
之后,妻子每天陪著丈夫,一跑就是近30年。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夫妻倆越來越默契,他們晨跑的身影,也成了和堂村一道獨特的風景。
樓順光除了每天堅持陪丈夫跑步散心外,還鼓勵丈夫重新拾起年輕時的愛好,用音樂來療愈心情。
年輕時,樓德新雖然視力微弱,但他樂觀開朗,酷愛音樂,自學了笛子、二胡、嗩吶、三弦等十多種樂器,還組建了小劇團,夫妻倆就是在那時相識相知。
近30年來,妻子成了丈夫的眼睛,兩人攜手跑過了晴天雨天,跑過一年四季。這或許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