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愛國篇

愛國篇

103歲老紅軍熊玉坤:“一生跟黨走,一步不掉隊”

2022年9月2日  閱讀次數:505



得知記者要視頻采訪,老紅軍熊玉坤一大早就開始準備。除了換上那身掛滿獎章、紀念章的老式軍裝,他還翻出一個黑色帆布包。包里裝著一大摞筆記本,很多封皮已經脫落,紙頁也已泛黃。

這些都是他的“寶貝”。

幾十年來,熊玉坤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筆一畫記錄在這些本子上;貞浧饝馉幠甏娜撕褪,他記下來;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他抄錄下來。年歲漸老,他生怕思想跟不上新形勢,因為“那就掉隊了”。

2次爬雪山,3次過草地,熊玉坤最怕的就是掉隊。烽火歲月,他從兩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沖殺出來,先后3次負重傷,沒有一次掉隊。

近些年,熊玉坤的身體不太好,可他從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每天清晨都要讀書看報。

“一生跟黨走,一步不掉隊!边@是老紅軍熊玉坤一輩子的追求。

熊玉坤上世紀50年代留影。受訪者供圖


不愿掉隊

“父親不在了,我要繼續向前走”

長征時期,10萬余名巴蜀兒女走出“天府之國”,參加了紅軍。羌族少年熊玉坤,是其中的一員。

1919年出生于四川省北川縣的熊玉坤,自幼家庭貧苦,一家人靠賣菜、賣柴勉強維生?床坏揭稽c希望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黑暗中,熊玉坤的父親嘗試尋找出路。

一天,父親突然對家人說,要去四川江油“找紅軍”,不久便沒了蹤跡。后來父親托戰友給家中送信,熊玉坤才知道,父親真的參加了紅軍。

聽說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打土豪、分田地,專為窮人做主,16歲的熊玉坤心中充滿向往:“我也要參加紅軍,追上父親的腳步!”

話說起來容易,追趕的“路”卻艱險萬重。

參軍不久,熊玉坤跟隨紅四方面軍挺進茫茫毛兒蓋草原!澳銈円娺^長老了的黃瓜沒有?”熊玉坤這樣形容戰友們赤腳蹚過沼澤的腿,“都癟了,裂開了!

為了讓新兵熊玉坤跟上隊伍,大家對他格外照顧,有吃的穿的,總是第一個想到他?恐鴳鹩褌兿嗷シ龀,憑借追趕父親的信念,緊跟隊伍前面高高飄揚的紅旗,熊玉坤第一次走出草地。

一山放過一山攔。更艱險的挑戰,橫亙在紅軍隊伍面前。

“過雪山是最慘痛的經歷。山上空氣稀薄,又沒有食物,不少戰友走著走著就倒下了!狈綂A金山的艱苦歷程,熊玉坤至今想起來仍痛心不已,“山上風雪特別大,一停下來休息,整個人就會被雪蓋住。再次出發時,看到口鼻冒出熱氣的戰友,就叫醒他們繼續出發。其他人,永遠留在了雪山上……”

“艱難險阻是對我們的考驗,千山萬水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毙苡窭孕艦槿嗣穸鴳鸬募t軍必勝。為了見證這一天,他咬緊牙關緊緊跟著隊伍。第三次過草地時,熊玉坤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三軍過后盡開顏”?删驮诖藭r,熊玉坤輾轉得知,父親在過草地的途中犧牲了。那時距離三軍會師僅有不到2個月。

“父親不在了,我要繼續向前走!卑褌绰袢胄牡,熊玉坤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他要跟隨這支隊伍,為理想繼續戰斗。

2019年,100歲的熊玉坤穩穩端起輕機槍。周陽攝


不能掉隊

“作為指揮員,大家沒撤,我不能先走”

長途行軍險象環生。好幾次,熊玉坤差點“掉隊”。

剛參軍時,因為個子小,熊玉坤行軍過河時被沖到河里。幸虧他一把拉住身旁的馬尾巴,才好不容易過了河,跟上隊伍。

長征時期,熊玉坤所在部隊遭遇敵機轟炸。他的頭部被彈片打中,血流如注。當時情況緊急,將傷口簡單包扎后,熊玉坤又跟著部隊踏上征途。

“這個是比較輕的,輕傷!毙苡窭げ灰詾橐獾卣f。

他受過更重的傷。

1945年7月,時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2營副營長的熊玉坤,率部參加山西沁縣攻城戰斗!斑@一仗,我沒打好!被貞涍@次戰斗,熊玉坤至今有些懊惱。當時他已帶領戰友們沖上城墻,但由于敵眾我寡、久攻不下,上級下達撤退命令。

“作為指揮員,大家沒撤,我不能先走!”這場戰斗中,熊玉坤殿后掩護戰友撤退時,遭受“最嚴重的一次負傷”。子彈打進他的腹部,打穿了腸子。

“衛生員開刀清理淤血,但連續幾天,腹部浮腫都不見好轉!毙苡窭せ貞,“當時條件有限,我的呼吸又極其微弱,大家都以為我活不成了!

部隊轉移后,重傷的熊玉坤被當地村民用門板抬回家!袄相l們對我特別好,東家給一碗雞湯,西家給一塊饃饃,總覺得能救活我!毙苡窭ふf,擔心他長期躺臥身體生瘡,鄉親們還用棉花做了一個墊子,幫他墊在腰后。在鄉親們的悉心照料下,1個多月后,熊玉坤的傷奇跡般好轉了。

沒等身體完全康復,一心追趕大部隊的熊玉坤再次踏上行軍路。歸隊后,上級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本想安排他到后方工作!皯鸲愤沒結束,怎么能在這個時候掉隊”,熊玉坤堅決要求回到一線參加戰斗。

1946年9月,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縱隊7旅21團1營副營長的熊玉坤,率部參加巨野戰役。激戰中,熊玉坤和戰友們投光最后一顆手榴彈后,冒著炮火向敵人發起沖鋒。他又一次身負重傷。此后,由于身體原因,熊玉坤再也沒能回到戰斗部隊。

在熊玉坤看來,這次他“沒能趕上隊伍”?僧斢浾邔⑺L征時期從四川北上甘肅、抗戰時期戰斗在太行山區、后隨部隊挺進大別山的軍旅足跡連點成線時,意外發現一個“馬蹄”形。

當年的羌族少年,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里,靠著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將忠誠鐫刻在祖國的版圖上。

不許掉隊

“堅持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

因幼時家貧,熊玉坤沒有上過學,父親在家教他背誦《三字經》,他只勉強認識一些常用字。走上革命道路后,為了在思想上、文化上也跟上隊伍,熊玉坤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

“雖然我負傷了,但組織沒有忘記我,給我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我才能一直不‘掉隊’!毙苡窭こ錆M感激地回憶,新中國成立后,組織多次選送他到軍事院校學習。如今,這位年逾百歲的老人依然愛讀書看報。一看新書,二看軍史書籍。他說,看新書使人思想不落伍,看軍史能讓人不忘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安徽省軍區合肥第一離職干部休養所里,熊玉坤家中客廳的顯眼處,掛著一張大幅全家福。照片中,熊玉坤和老伴端坐在最中間,6位子女以及子女的配偶,全都穿著綠色軍裝。

“我算是家中從軍的第二代。我弟弟后來參加解放軍,也是第二代!蓖蛘掌,熊玉坤喃喃自語,“我父親是第一代!

“堅持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不許掉隊!敝斪窀赣H的叮囑,熊玉坤的子女先后參軍,在各自戰位上奮勇爭先。

干休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那張全家福的背景,是熊玉坤的家鄉四川省北川縣。老人特意囑托女婿找來北川縣城的航拍照片,合成為全家福的背景圖。

為國出征數千里,難忘故鄉哺育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熊玉坤第一時間為家鄉捐款。后來北川縣城重建,因年事已高難回故土,熊玉坤將家鄉新貌作為全家福的背景,視作“回家”。

2019年國慶節前夕,干休所組織60余名老干部赴駐皖某部參觀,與青年官兵共話新中國成立70年的發展變化。訓練場上,100歲的熊玉坤,仍能熟練地操作輕機槍。

他那專注的“戰斗”姿態,仿佛還是當年那個咬緊牙關不掉隊的小戰士。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