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屬于道德范疇,又是一種文化和精神,指人的品德行為真誠、忠敬;契約是一種法律規則,它內涵著道德,也是一種文化和精神。比較中國誠信文化與西方契約精神的異同,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以便更好認識自己、辯明他者、發展自身,達到相互理解、消除隔閡和紛爭,進而融合創新,以解答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
中國誠信文化是修養理論又是治國理念
誠信文化可追溯到《易經》!吨芤住は缔o》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這里的貞,即正,就是誠信,也稱“有孚”,“天道”生生不息,以“誠”為心。王夫之把儒家的“誠明合一”解釋為“天人合一”,天和人的內在聯系就是“誠”。
《中庸》曰:“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誠信是立人、立家、立國的根本!疤斓馈鄙幌,以“誠”為心。言必信,行必果,以誠信為天下之動!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是說天道的運行日夜兼程,永不停息,創造了自然世界的大美;“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以其博大的胸懷承載萬物,不需要有人奉承、贊美,它也不束縛萬物,而是讓萬物自由自在生長,“地道”創造了大愛。天地就是這樣至誠不二。
2018年3月,安徽歙縣一游客在展示以徽州“契約文書”為設計的“夢里徽州”景區新版門票。中新社發 吳孫民 攝
君子居天地之中,巡守中道。天地給人以最高的位格,人應效法天地至誠不二,創造人間社會的大美和大愛。在今天就是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世界和平繁榮創造大美和大愛。天心人心實為一心,其核心就是“誠”。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講的也是天道自然的真實無妄——“誠”。
中國誠信文化不僅是個人修為的學說,更是內政外交的智慧。子貢問政,孔子回答治國理政中“取信于民”比充足的武備和糧食更為重要。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成功飽含著對人民大眾利益的一片赤誠之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不忘的初心。中國誠信文化的目標指向民眾,指向國家和社會,指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世界的和平發展,在當下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中,是取信于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道義力量。
西方契約精神為現代國家制度機制奠基
西方契約概念最早在羅馬法中出現,是指“由于雙方意思一致而產生相互間法律關系的一種約定”。后來契約又有一些新的含義,但經濟領域的涵義最為根本。到了近代,契約成為一種國家觀;舨妓、洛克和盧梭、康德的社會契約理論雖有差異,但都認為:人們為了保障、發展自己的權利,把一部分天賦權利讓渡出來以建立國家,這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導。社會契約論被解釋為國家起源的合理根據和政治權威的合法基礎,對現代國家的制度機制建設起到重大影響。
西方的契約精神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資產階級戰勝封建主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為現代國家制度機制的建構打下奠基性基礎。
西方契約精神在歷史與現實中呈現出一系列弊端,美國法學家格蘭特·吉爾默于1970年4月在《契約的死亡》一書中開篇寫道:“有人對我們說,契約和上帝一樣已經死亡,的確如此,這是無可懷疑的!惫诺淦跫s法領域中那種純粹規則當事人之間關系的契約概念開始土崩瓦解。20世紀以來西方各國的契約法中開始引入誠實信用和社會公共利益等道德原則,西方社會契約論也在依據現實情狀的變化改革或改進。
善與惡:“誠信”與“契約”的人性前提不同
中國誠信文化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礎上,認為做人應發揮內在精神來實現自我完善!叭私钥梢詾閳蛩础,“涂之人可以為禹”,中國人活著的價值是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為在人間建立道德王國而奮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誠信文化是一種“內在超越”的文化,修身的理想目標是“至誠、至善、至美”!暗虏慌湮,必有災殃”的核心也是一個“誠”字,社會興衰治亂都由道德修養為根本。心性修養學說和誠信文化資源是人類第三次啟蒙的思想寶庫,但也應看到,誠信文化層次和境界很高,但約束力不強;西方契約層次和境界不高,但約束力強,便于操作應用,將二者融合創新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主題。
西方契約精神的人性假設是性惡論!杜f約》中上帝與亞當、挪亞、亞伯拉罕簽約,摩西在西奈山代表以色列人與上帝建立永久的契約!缎录s》有耶穌與門徒之約,擴大了契約主題,與上帝立約的人變成了所有信徒。無論霍布斯、洛克、盧梭還是康德都認為人有趨樂避苦、自我保存的本源性需要,為了扼制人性的私利、貪欲,包括占有欲和邪念等,人需讓渡出一部分權利,交給第三方即國家、政府來保護個人免受他人的侵害。這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形成一種靠國家、政府、法律的強力意志來平衡和維護個人生存安全的保障體系。契約理論認為,國家存在的所有目標指向是個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沒有人的自由就沒有社會契約,也就沒有國家。在資本不斷擴張的進程中契約精神出現了偏差,導致極端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
美國自由女神像。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當極端個人主義的貪欲變成國家行為時會導致整個世界回到叢林法則,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等破壞了國際秩序和公序良俗,致使國際環境惡化,危機四伏,造成各種人間悲劇。中國誠信文化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中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作用,而西方的契約精神在國家交往中如何服務于維護世界和平、多邊主義需重新審視和探索。
殊途同歸:由“誠”到“信”,由“約”到“信”
中國誠信文化與西方契約精神都是來自人性的自然需要,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標,殊途而同歸。不同之處在中國的誠信契約主要建立在德性品格立信、守信的基礎上,古希臘羅馬的契約建立在商品交換的理性計算的基礎上。中國誠信文化側重道德良知、自律的約束,西方契約精神則強調懲戒的他律管束;中國由“誠”到“信”,西方由“約”到“信”;中國偏向德治,西方側重法治;中國指向整體,西方指向個體。
重慶一露天圖書漂流亭。該漂流亭是專門為民眾提供的免費休閑閱覽區,實行無人看守的誠信管理方式,只需掃二維碼進行現場登記,就可以借閱書籍。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誠信文化和契約精神都是安身立命的個體素養和生存智慧,又都是國家治理的理念。兩種思想文化理念和精神各有優長和短缺,需通過交流、對話,從理論到實踐加以融合創新,以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建立在各國信守國際法、聯合國憲章這個大契約的基礎之上。中國誠信文化和西方契約精神的比較、對話和融合創新可為當今世界解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能源危機、人為物役、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等問題提供智慧和啟迪。
作者簡介:
邵龍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杉達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同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比較文化與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暨顧問聯絡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倫理學會常務理事原副會長,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上海市教學名師。曾主持完成國家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上海市德育重大項目等10余項,四次榮獲省市級優秀教師稱號,曾獲得國家圖書(教育類)二等獎和省市級教學、科研一二三等獎10余項,在《光明日報》《文史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50余篇,《中西智慧與人格建構》(70萬字)入選教育部文庫,202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