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信仰篇

信仰篇

他不想被稱為“氫彈之父”,只因為……

來源:央視新聞  2022年8月18日  閱讀次數:481


美國用時7年3個月,蘇聯用時6年3個月

英國用時4年7個月,法國用時8年6個月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我國僅用時2年8個月

而這背后,離不開一位“國之脊梁”

他為國鑄核盾,隱姓埋名二十余載

卻不愿被稱為“氫彈之父”

今天是

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

“兩彈一星”元勛于敏誕辰96周年


沒喝過一滴“洋墨水”

他是“國產土專家一號”

于敏出生于1926年

幼年時代,他目睹山河破碎

經歷抗日戰爭

立志要科學報國


△于敏與父母合影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

成為新中國成立時北大第一屆畢業生

隨后成為物理學家張宗燧的研究生

張宗燧曾評價道

“我教學了一輩子

從未見過于敏這么好的學生!”

△于敏(左一)與同學們


1951年研究生畢業后

于敏被調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當時,國內沒人懂原子核理論

幾乎全靠自己

于敏還是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的

發展情況和研究焦點,站在了國際前沿

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在研制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

于敏沒有任何留學經歷

因此被親切地稱為

“國產土專家一號”


服從分配,轉行!

“我過去學的東西都可以拋掉”


1961年,錢三強告訴于敏:

所里決定,讓他作為副組長

領導和參加中國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

此時,于敏的原子核理論研究

正處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關鍵期

但他仍毫不猶豫地選擇

服從分配

于敏說:“那時候中美關系非常緊張

美國派軍艦帶著核武器來我們近海示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過去學的東西都可以拋掉

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來”

1965年9月至12月

年僅39歲的于敏帶領科研團隊

完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

“百日會戰”

開辦系列講座,分析不同的模型……

100多個日日夜夜

于敏常常半跪在地上

緊緊盯著計算機吐出紙帶上的數據

生怕漏掉一點有用的信息

在堆積如山的紙帶

和密密麻麻的數據里

于敏抓住了氫彈理論設計的關鍵

打破了西方壟斷



隱姓埋名二十余載

“第一虧欠的是我的愛人”


1967年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圓滿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

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中國的速度為世界之最

僅用了2年8個月

有人將于敏稱為“氫彈之父”

但他卻婉拒這個稱呼

“‘氫彈之父’,這樣提不符合科學

我一直不贊成

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為了研制氫彈,于敏隱姓埋名二十多年

夫人孫玉芹甚至一度

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

于敏長年累月在外奔波

家事全由妻子打理

2012年,孫玉芹突發心臟病去世


△于敏和妻子孫玉芹


每當被問及這輩子最遺憾的事

于敏首先想到的就是妻子

“第一虧欠的就是我的愛人

經常睹物思情

她照顧了我55年,我也對不起她”


晚年,于敏依然過著淡泊從容的生活

他在世時只有兩次公開露面:

1999年,73歲的于敏

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且作為代表發言


2015年1月9日

89歲高齡的于敏

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9年1月16日

于敏溘然長逝,享年93歲

他生前曾說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

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這句誓言,他用一生踐行

致敬!緬懷!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82 1212 8998   182 8512 1401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