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公正篇

公正篇

鄭若玲: 公正與公平的社會良知

2019年5月29日  閱讀次數:2876

     2004年11月,記者出差廈門,幸會報社原總編輯李宗裕先生在廈門大學工作的外甥女鄭若玲。11月的廈門,碧海藍天,和風習習,絲毫沒有冬的寒意。傍晚時分,記者在廈門大學見到鄭若玲,一襲藍白相間的連衣裙襯托出這位修水姑娘特有的靈秀和學者氣質。李宗裕先生介紹說,鄭若玲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和考試社會學學術領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采訪鄭若玲,頓讓人感嘆修水人的聰穎、勤奮和不倦的追求。
    鄭若玲是我縣古市鎮人,由于父母都是老師,她比別人多了一些優越的學習條件。讀小學時,她便有機遍讀國內名著!度龂萘x》、《水滸傳》等文學名著中塑造的俠肝義膽的人物形象使公平公正的思想在她腦海里扎了根。隨著父親工作的調動,她在縣一中讀完初中、高中。從這時起,她閱讀的范圍擴展到古今中外,為她打下了扎實的寫作基本功。1988年,她考入江西師范大學。1991年畢業分配至原九江師專當了一名教育學、心理學老師。1993年,她考取廈門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創始人潘懋元的碩士研究生,199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從事高等教育學和考試社會學研究。一年后成為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講師,2002年晉升為副研究員,成為廈門大學為數不多的年輕的副研究員之一。2001年,她考取潘懋元和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劉海峰的博士研究生。從2000年起,連續兩屆擔任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專業委員會理事,現任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系副主任。
    高等教育考試領域研究紛繁復雜,涉足人少。但鄭若玲卻大膽選擇這一研究課題。她說,考試古來有之,但真正的公平、公正的考試卻不多見。選擇考試社會學研究,完全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在促使著她。記者在廈門時,鄭若玲正在撰寫她的博士生畢業論文。據她一同事介紹,以她目前的研究成果,即便拿一篇已發表的論文也完全可以通過。但她沒有這樣做,在近一年時間里,她三讀420冊的《清代石朱卷集成》,用半年時間埋頭于廈門大學檔案館,查閱廈門大學學生檔案8000余份。她要讓自己的畢業論文成為當今中國考試社會學極具分量的研究成果。鄭若玲認為,考試聯系千家萬戶,作為一名研究考試領域的學者,她的研究成果如能引起普通民眾的濃厚興趣和關注,她的工作才有價值,這是她最值得欣慰的事。她骨子里的公平、公正的平等思想使她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研究和關注中國的高等和農村教育考試現狀。
    鄭若玲在當講師時便開始指導研究生,這在高校中較為鮮見。目前,她合作指導研究生3人,獨立指導研究生2人,發表頗有影響的論文50余篇。她的《學分制的本質與模式》被學術界權威雜志《中華文摘》全文刊登,在全國學術界引起轟動。論文《科舉學:考試歷史的現實觀照》發表后,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在河北省政協工作的一名讀者幾經周折給鄭若玲打電話,兩人在電話中討論近兩小時!犊荚嚬脚c區域公平:高考錄取中的兩難選擇》被教育學科的權威雜志《高等教育研究》刊登。除發表論文外,鄭若玲與人合著《自學考試學分制研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比較研究》、《中國考試發展史》等多篇著作。個人主持或參與課題8個,其中個人主持課題4個:主持全國教育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高考錄取制度與社會公平的關系研究》;主持福建省社科“十五”規劃課題《福建省現代遠程教育發展途徑研究》;主持全國自考委考研會課題《自學考試與其他教育形式的比較研究》等。由于取得了不凡的科研成果,鄭若玲獲得多項殊榮:1995年10月獲廈門大學光華獎一等獎;1996年6月獲廈門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2000年9月獲廈門大學首屆“懋元獎”;2002年獲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國光獎”獎教金;2003年獲該所“彬聲獎”獎教金;2003年兩次榮獲廈門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年兩次獲福建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開放的廈門給人以無窮的活力。在學術研究領域,鄭若玲已邁出成功的一步。記者相信,在廈門這塊科研的沃土上,鄭若玲以她的公平、公正的社會良知,憑著自己不倦的追求,她的學術研究必能實現更大的突破,成果將會更加輝煌。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