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孔子一生教育出了很多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弟子,那么你知道孔子的師父是誰嗎?
孔子是一個特別謙虛的人,他一直沒有因別人的贊美就驕傲自滿。他跟很多人學過各方面的知識。
他的師父很多都沒有他的名聲大,但是孔子也是虛心求教,學到了各個師父擅長的東西,所以才能樣樣精通?鬃痈O弘學過音樂,瑤琴也是跟師襄學的,老子也算是孔子的老師。而且,孔子還曾經拜過七歲的神童為師,那就是項橐。
孔子認識項橐時,他七歲,他當時就是一位神童。他也是一個善于觀察周圍的一切的人,經常問別人為什么。
孔子聽說東南沿海的百姓們很熱情很真實,而且每個人都很有學問,所以他決定帶著弟子去游學想了解一下當地人的智慧。
孔子在路上看到有個農夫地里干活,孔子問那個農夫:“你每次這樣干活,你知道每天要抬起來鋤頭幾次嗎?”農夫被問倒了,畢竟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時一個孩子過來了,名字就叫項橐,他說:“我爸爸每年都種地,當然知道鋤頭每天抬起來多少次。
你出門都是坐馬車的,那您的馬每天抬起來馬蹄多少次?”孔子沒有想到他會問到這個問題,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就覺得這個孩子很聰明。
然后兩個人就決定,兩個人都出一道題,如果能夠回答對方的問題就算誰贏了,誰輸了就要拜對方為師。
孔子沒有想到項橐很快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他很快就回答了孔子的問題,孔子為認為他的回答完全沒有問題。。然后項橐就問他是否知道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不知該如何回答,就認輸了孔子就這樣拜項橐為師。
能做出拜一個孩子為師,這種事情可能是我們都沒有考慮過的問題,雖然項橐是一個神童,但是也是很難為情的一件事。不得不說孔子是一個很虛心好學的人。他不顧及對方的地位和學位,只要對方有足夠的才能,他都虛心向對方學習。
孔子能被人學習至今,就是他一點點學習求教才能學習到這么多的東西。如果當時孔子就驕傲自滿,那么他就不會學到各種才能。
從孔子拜師的故事中,大家應該學到很多。我們要虛心學習,有不懂的事情,就應該詢問別人,像別人求教,多問為什么。
故事二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鬃诱f:“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就應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鬃佑X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能夠做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