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心印經》

《心印經》

《心印經》

2021年10月12日  閱讀次數:919

【原文】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谢秀便,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仫L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升。知者易悟,昧者難行。踐履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零,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七竅相通,竅竅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之萬遍,妙理自明。

【注釋】

上藥三品,神與氖精。

【釋義】  上藥指最好的藥物,三品即三種。內丹所用的三種藥物,即神、暴、精三者,又稱為“三寶”。有先天三寶、后天三寶之分別:先天三寶指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霖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寶指思慮神、呼吸氣和交感精。先天三寶可以成丹,后天三寶不能成丹。煉丹之人,妙在用性命雙修之手段,使后天三寶返為先天三寶,再使先天三寶摶結成丹,則大道成。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釋義】<老子>第二十一章日:“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奔词敲枋龃酥芯跋;谢秀便,指霖生之時,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暴;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時,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兩句皆指先天三寶發生之時,修煉之中出現的景象。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釋義】  無者,性也,神也,心也。有者,命也,  暴也,精也(先天精即霖)。存無即存養元神,歸于虛無。守有即保守元霖,謹藏勿失。神、熙、精三者摶聚  一處,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間。此謂結丹”,結丹之所在下丹田。

回風混合,百日功靈。

【釋義】  風,指呼吸;仫L,指呼吸內轉。先天三寶摶結成丹之功,還需運用呼吸,調節火候,混合一處,方可煉養大丹。大丹成就,約需百日時間。此即丹家所謂“百日筑基”之說,修煉至此則命功基本完成。然后“養丹”,養丹之所在中丹田。

默朝上帝,一紀飛升。

【釋義】  上帝,指上丹田。經過結丹、養丹之功.就要將丹移至上丹田,準備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脫生死,飛升天界,合于大道。修為至此,約需一紀(十二年)之功。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釋義】  知者,指有智慧的人。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領悟;而愚昧的人,則難以實行。道諺日:  “道不傳匪(非)人”,非人并不僅指壞人,愚昧之人亦屬非人,難以成道。故此修煉之事,特別講究選擇人才。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

【釋義】  修煉功深,與天地之暴合為一體。則周身包裹天光,舉足如踏云端。呼吸往來之熏,愈培養而愈清純。濁陰之氣日去,而清陽之暴日長。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釋義】  玄牝,指丹田。呼吸往來之暴,出入于丹田之間。此時由于身中真暴,變得至清至純,所以感覺霖機似有似無,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圍蒂深根。

【釋義】  真霖綿綿不斷,皆歸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燕進入,則根蒂堅固,長生之道可得。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釋義】  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應當配合元神。

神合其氖,氖合體真。

【釋義】 元神還應當進一步配合元暴,元神、元暴、元精三者配合一處,吾人身體方可脫化,成為真人之身。

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釋義】  真,指先天之元神、元暴、元精。如果達不到元神、元暴、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實效果,一切都是牽強附會之空談。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釋義】  元神變化,能夠入于石內,能夠飛形天外。所謂“散則成霖,聚則成形!鄙裢ㄗ兓,不一而足。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釋義】  修煉成功,乃為真人。此時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越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懼一切水火災難。

神依形生,精依氖盈。

【釋義】  神依于形體而存在,形須神立,形去神離;精依于內暴而充盈,精由暴生,霖竭精枯。歸根結底,三者皆依于形體而生存。所以中華道家強調性命雙修,且以形體長生作為基礎。如果沒有堅固不壞的形體,則神、霖、精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為無從談起。

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釋義】  能夠保住形體堅固不壞,則神、熏、精三寶常常充盈。就象青青松柏一樣,不畏嚴寒,永不凋殘,而生機長存。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

【釋義】  三品指神、燕、精三寶,一理即一源也。煉丹所用三寶,乃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暴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屬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頭,故日三品一理。其中精微,妙不可言。惟實修可以知之,非聽聞而可知也。

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釋義】  神、暴、精三者既來自同一本源,則三者不可分離。聚之則共存,散之則俱亡。故此修真之人,當常使神、暴、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離霖,暴不可離精,精不可離神。三寶既不離散,則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矣。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釋義】  七竅,指耳、目、口、鼻等,總為七竅。神、暴、精三寶摶聚一處,結成大丹。則人身各處,再無滯礙。七竅相通,則竅竅相通,皆有光明,內外照徹。

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釋義】  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為人身陰陽二暴之精華。金庭,指黃庭,即丹田。修煉進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現日月合璧,照徹于丹田之內。丹經云:“人身為一小天地”是也。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釋義】  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會出現,所謂“得其一,萬事畢”。比之起初修煉之時產生的小小變化,實有霄壤之別。此時濁重之軀,脫換為輕清之體。自然感覺身輕如羽,舉步似飛。

太和充盈,骨散寒瓊。

【釋義】  太和,指太和之暴。寒瓊,指仙界。修煉至此,已然脫胎換骨。太和之熏,充盈全身。全身骨質,盡化為暴。周身之霖,與仙界打成一片。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釋義】  得丹之后,自會出現以上靈驗。如果不能得丹,則有生命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煉,皆須真修實證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實際功修,僅憑道聽途說或望文生義,妄談效驗,反有殞身之虞。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釋義】  內丹產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無形無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釋義】  誦,指誦讀。持,指行持。萬遍,即很多遍。這里告訴人們,學習此經不光要誦讀,即不光從字面上去理解;同時還要在實際修煉之中去反復領悟,才明白經文的真實含義。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