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鑰匙:善行與美德
2017年8月2日 閱讀次數:4473
儒家學說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美德,就不可能獲得幸福,人生的幸福體現在個人的善行之中,人們不斷提升個人美德的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而為了修煉美德,就不能執著于物質生活的享樂,即便是“一簞食,一瓢飲”,只要能夠修得高上的品德,這樣的苦行也是幸福的。蘇格拉底認為:“美德即知識!痹娙说≌f過:“道德常?梢蕴钛a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眮喞锸慷嗟抡J為:沒有快樂的德性與沒有德性的快樂都不可取,幸福的生活就是一輩子都有善行。
但是,現實生活中,美德,常常被敬而遠之。有人認為僅僅是崇高與奉獻,有人認為高處不勝寒,甚至有人認為撒播美德的人是苦行僧、清教徒、殉道者。
我認為:在家孝敬父母,當父母的幫手,做好兒女;在單位團結同事,熱愛工作,做好員工;在社會上講文明,有愛心,做好公民。記錄并學習為人
處世名言警示語,記錄下善言、善行、善心、善念,“念”與“行”緊密結合,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達到"知行并行”,就能讓我們得到幸福。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毙猩,只需一顆善良的心和誠懇的給予:一個溫暖的笑容,一個關切的眼神,一聲真心的祝賀,一個及時的鼓勵……,簡單,但踏實!作惡,需要掩飾的假面,操勞的心機,見人說人話、遇見鬼跳大神的伎倆,勞累,又忐忑!做個簡單和誠實的好人,及時地給予人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是因為別人不能缺少你的善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快樂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