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誠實守信模范

誠實守信模范

第七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

2020年5月7日  閱讀次數:2775
第七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11人)

1.尼瑪頓珠(藏族)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黨支部書記

    尼瑪頓珠,男,藏族,中共黨員,1965年6月出生,F任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黨支部書記。
    尼瑪頓珠踐行打贏改革試點攻堅戰、為牧區改革發展探索新路的承諾,帶領村民大膽創新,成立牧民集體經濟合作社,推行牧區改革發展新模式,實現整村脫貧,為牧區改革積累了經驗、樹立了典范,是牧民們的“領頭雁”。
    2015年,搶古村被列入全縣牧區改革試點村。尼瑪頓珠拍著胸脯保證,“堅決打贏改革試點攻堅戰,為牧區改革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在尼瑪頓珠的帶領下,黨支部全體成員團結一心,勇打硬仗,改革創新。成立搶古村牧民集體經濟合作社,實現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的轉變,全村85%以上村民主動申請加入。群眾以牲畜入股、勞動力入股、聯戶放牧、草場流轉的“四個入股”方式參與合作社運營,整合資源推動村集體經濟規;l展,確立了勞動力統一安排、草場統一管理、畜產品統一購銷、經營收入統一分配、無勞動力和孤寡老人統一供養、在校生統一記分的“六個統一”運作模式,促進了牧戶與村經營主體“聯產聯業”“聯股聯心”。根據村里富余勞動力實際情況,科學分配工作崗位,既解決了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又促進了多產業同時發展。整合農牧、水利、扶貧等涉農項目資金328萬多元,用于標準化牛圈、羊圈、人工草場等牧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就這樣,搶古村改革試點工作一步步全面鋪開,走向正軌。
    2017年,全村入社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0多元,全村21名孤寡老人每人分紅4288元,74名在校生每人分紅1150元,實現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2018年,全村各項產業總收入339萬多元。搶古村改革發展模式已經面向改則縣的47個村以及其他6個縣的12個村進行推廣。


2.曲建武,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輔導員

    曲建武,男,漢族,1957年7月生,中共黨員,F任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省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會顧問,教育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
    自1982年,他留校擔任輔導員以來,30多年的學生工作經歷,使他對學生和學生工作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從一名普通的輔導員到學校學生處長,從學校黨委副書記到遼寧省高校工委副書記、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正廳級巡視員,在他眼中,無論身處哪一個位置,其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都是為學生服務的,他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出于對輔導員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學生工作的熱愛,在2013年3月,他主動向省委提交辭呈,要求回到高校、回到教學第一線,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學輔導員。2019年海大110周年校慶期間,曲建武用自己獲得的50萬元獎金,設立了一項宗旨為“你為祖國服務,我為你服務”的勵志基金,獎勵那些表現優異的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大學生。


3.李洪占,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后灣村原護林員

    李洪占,男,漢族,1933年12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后灣村原護林員。
    李洪占堅守大山60余年,腳步踏遍家鄉的山澗溝洼,用一把鋤頭、一副肩頭、一個甲子的時光種綠了家鄉的每一個山頭,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樹老人”。曾經的蔡家堡鄉,是個“荒土嶺、栽死鳥”的蠻荒之地。為了圓心中建設綠色家園的夢想,李洪占從23歲起,春天種樹,夏天修剪,秋天補栽,冬天防火,他用兩條“泥腿子”一遍遍丈量著蔡家堡的山野,他的手上布滿了老繭、指甲縫里塞滿了泥土,雙腳皴裂了一次又一次。他的腳步幾乎踏遍全鄉,鄉里有幾道山梁,有幾條溝壑,甚至在哪里種了哪些樹他都非常清楚。60多年來,李洪占義務種樹2000多畝8萬余株。


4.庫爾班·尼亞孜(維吾爾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

    庫爾班·尼亞孜,男,維吾爾族,中共黨員,1964年5月出生,新疆烏什人,F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
    2003年5月,庫爾班·尼亞孜在家鄉創辦國語小學,讓維吾爾族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從小在孩子心里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引導他們增強國家認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來。
    依麻木鎮99.5%的人口是維吾爾族,絕大多數人不會說漢語,沒人愿意將孩子送到國語小學,也很少有人愿意到這所沒有編制的民辦學校當老師.面對重重困難,庫爾班·尼亞孜咬牙堅持了下來,他堅信:只有語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語言通,就能心靈通!他不是在幫助誰,而是在和孩子一起創造感情相通、心靈相通的未來。14年來,他贏得了當地家長的認同,1190名少數民族學生因接受依麻木鎮國語小學的教育而改變命運,走向更加廣闊的人生舞臺。
    除了盡心辦學,庫爾班·尼亞孜還是位“熱心腸”。辦學14年,為近100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免除學費,為沒錢治病的漢族同胞送去“救急金”。汶川、玉樹地震發生后,他帶頭捐款1萬元,并動員全校師生募捐,身體力行地影響學生,在他們心里種下善良的種子。2012年9月,一位大學畢業生因身體殘疾找工作屢屢碰壁,庫爾班·尼亞孜在了解情況后立即決定錄用他。只要庫爾班·尼亞孜能夠幫上忙,他就會盡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5.阿迪雅(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滿都拉鎮巴音哈拉嘎查牧民

    阿迪雅,男,蒙古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滿都拉鎮巴音哈拉嘎查牧民。
    退伍軍人阿迪雅堅守“守護邊疆一輩子”的諾言,35年來,和妻子一起不畏艱辛、義務守邊,將忠誠鐫刻在祖國北疆的邊防線上。他是人們心目中的“北疆草原衛士”。


6.周智夫,生前系北京衛戍區某離職干部休養所離休干部

    周智夫(1924年11月—2018年3月28日),江蘇睢寧人,1943年9月入黨并參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離休,離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醫院副政委,后任北京衛戍區海淀第27離職干部休養所副師職離休干部。
    周智夫牢記革命誓言和黨的恩情,一輩子堅守信仰,表里如一,秉持操守,立德立言。2018年1月18日,病重之際,他在病床上委托家人向黨組織一次交納黨費12萬元。


7.林建德,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百貨公司退休干部

    林建德,男,192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退休干部。
    林建德,97的高齡,堅持為老人普法33年多,助老人維護權利安度晚年,其德行人人稱頌。據不完全統計,30多年來,林建德為老人們義務提供法律咨詢3000多人次,調解家庭糾紛600余起,成為學員們的“知心老大哥”、社區的“法律傳播人”。林建德30多年來如一日,孜孜不倦以法助人。


8.郭建華,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

    郭建華,女,漢族,1953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
    郭建華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堅守一個信念“為農民放電影”,把為群眾放一部好電影、讓群眾看一場好電影,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


9.唐真亞,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郵政公司老子山郵政支局支局長兼投遞員

    唐真亞,男,1964年5月生,大專文化,江蘇省洪澤縣郵政局老子山支局投遞員,2006年6月入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唐真亞是洪澤縣郵政局老子山支局的一名投遞員。13年(截至2012年)來,他每天風雨無阻,劃船進湖區投遞郵件,水陸行程近30萬公里,投遞報刊和信件100多萬份,無一差錯,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創先爭優,開辟了一條為民服務的水上郵路。他愛崗敬業,忠實履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妻子因患卵巢囊腫在醫院作手術,因正值高校通知書投遞高峰期,他依然堅守崗位。



10.梁增基,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農技推廣中心退休研究員

    梁增基,男,漢族,1933年10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研究員職稱,廣東省茂名縣人,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退休干部。
    我國著名旱區小麥育種專家、長武縣老科協副主席,在咸陽市委、市政府第一屆優秀人才表彰大會上獲得的“特別貢獻人才”獎獎金50000元,全部捐獻給長武縣的貧困學生。長武縣委、縣政府為梁增基同志頒發“育種先鋒、助學楷!睒s譽獎杯。


11.竇蘭英,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居民

    竇蘭英,女,漢族,1949年5月生,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居民。
    竇蘭英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居民。6年前,竇蘭英的大女兒患病離世后,留下12萬元看病欠款,竇蘭英年過花甲,仍然決定替女還債。6年時間里,在老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幫助下,12萬元債務已還得只剩下1萬多元了。竇蘭英老人視誠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鄰親切地稱作“信義奶奶”。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