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誠實守信模范

誠實守信模范

第五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

2020年4月26日  閱讀次數:2429
第五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10名)

1.江玉珍、江遠斌姐弟,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清安社區居民

      江玉珍,女,生于1945年,原老工藝玉器廠退休職工。


      江遠斌,男,1954年出生,原新洲縣輕工機械廠退休職工。
     江玉珍家族從事“良心秤”制作有200余年,秤是純手工制作,工藝要求高,江玉珍的做秤手藝由祖上傳承,傳到她時已經歷了5代。1988年,江玉珍將做秤手藝傳給弟弟江遠斌,姐弟兩人一起手工制作江家祖傳的“江正興”牌“良心秤”。
     江家做一桿秤需要經過挑木材、刨木、制粗胚、打磨、包銅管、定刀口、定星位等十多道工序,五六個小時才能完成。為了防止黑心人買秤做手腳,江家秤的刀口做得特別牢靠,做好后每桿秤都必須反復校量,一天忙下來最多只能做兩桿秤。由于江家一直堅守誠信家風,并且自覺抵制不良商販的金錢誘惑,做出來的秤毫厘不差,商販們口口相傳,稱其為“良心秤”。


2.杜長勝,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梁集村村民

      杜長勝,男,漢族,1939年1月生,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梁集村村民。
      杜長勝老人一口承諾,東挪西借、省吃儉用,用5年時間為遭遇意外不幸去世的兒子、兒媳還清330萬元債務。
      2010年,杜長勝的大兒子借了300多萬建設面粉廠,工程還沒完工,就和妻子相繼在交通事故中去世。面對債務,杜長勝說:“只要有兒子、兒媳婦簽字,我都認!你們放心,就是傾家蕩產,我也要把這些賬還了!”
      此后3年,杜長勝每天都為還債而奔波勞碌著。杜長勝的大兒子在城里有一套商品房,老人以35萬元的低價把它賣了,賣房子的錢還沒焐熱,就還了債。大兒媳婦去世時,廠子剛剛生產,還有一些原料。杜長勝就帶著年幼的孫子堅持小規模生產,裝車、送貨、卸貨、跑銷路等,老人都是自己干。后來實在干不動了,才以160萬元的價格把廠子賣了還債。大兒媳婦出事后,對方賠償了48萬元, 親家母拿走了16萬元,老人把剩下的32萬元連本帶利還給了信用社。
      梁集村頭一處簡陋的板房,是老人的住所。煎餅、鹽豆是老人每頓的伙食,幾個月都難得吃上一頓魚肉!從牙縫里往外擠出的錢,也都一一還給人家。到2013年底,330萬元債務基本還清。


3.李江福,河南新城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李江福,男,1963年5月生,出生,河南林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壹級建造師。河南新城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李江福從事建筑業20多年來,恪守職業道德,嚴格遵守合同,認真履行承諾,由他負責的工程項目沒有拖欠過工人一分錢工資,也沒有發生過一起質量糾紛。李江福對工程的每一個部位、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親自查驗把關,從不允許偷工減料,質量不合格的工序堅決返工重來。


4.劉真茂,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瑤崗仙鎮退休干部

      劉真茂,男,漢族,1947年4月生,1966年11月入黨,湖南省宜章縣長策鄉原武裝部長,獅子口大山義務護林員。被譽為新時代的“活雷鋒”。自1983年開始,劉真茂守護獅子口大山已32年(截止2015年)。
      30多年(截止2015年)如一日,劉真茂甘于寂寞與艱辛,堅守在義務護林第一線,自掏腰包建立護林哨所,與偷伐偷獵者斗智斗勇,盡一生力量守護湘、粵、贛三省交界的一塊綠洲。


5.朱國萍,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朱國萍,女,1957年11月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現任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虹儲居委會黨總支書記、主任。
      朱國萍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為居民群眾服務,贏得了居民群眾的信賴.提出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五好"先進性建設目標管理創新充實了<<虹儲居民區黨支部工作法>>的內涵.她貼近群眾,做到"五必訪.五必問.五必記";她情系小區,自覺成為"虹儲人",為居民辦實事,把所獲得的榮譽獎金都用于居委會管理經費,投入小區建設管理.按照"居民需求什么就做什么"的思路,辦起了老年活動室.圖書館.醫療點.社區服務分中心.電子顯示屏,完成了小區"平改坡"和"三水一氣一路"兩項大工程,得到了居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被群眾譽為"居民的貼心人"。


6.劉平貴、李繼林夫婦,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北石店鎮南石店村村民

      劉平貴(女),漢族,1968年2月生,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北石店鎮南石店村村民。
      李繼林,男,漢族,1968年10月生,劉平貴丈夫。
      2010年,劉平貴夫婦經營的面粉廠被洪水沖毀,村民寄存的100多萬斤小麥損失殆盡。夫妻倆從積水中撈出賬本,一邊打工賺錢,一邊重新開張面粉廠,把糧食一斤不少地賠償給鄉親。洪水過后,76萬斤小麥板結發霉,損失高達80萬元。這些小麥是18個村莊200多戶農民平時寄存在面粉加工廠的,需要時大家用小麥換取面粉。面對突發的災難,有人出主意說干脆破產,把“爛攤子”留給政府處理,夫妻倆一口拒絕。
      兩人先是取出所有25萬元積蓄,又向親戚借了10萬元,全部換成小麥,讓機器重新轉了起來,保證鄉親們不管什么時候來取都能拿到面粉。有的村民看到他們損失很大,就向劉平貴提議:將原來100斤小麥兌換80斤面粉的標準調低些,夫妻倆也婉言謝絕。有人擔心他們往面粉里摻攪變質的小麥,為了打消這些顧慮,他們當著全村人的面,把變質小麥全部拉到了垃圾場。李繼林和大女兒外出打工賺錢買回小麥,磨成面粉還給鄉親們。劉平貴則守著面粉廠,隨時給村民兌換面粉。截止2015年5月,已累計賠償小麥69萬斤。


7.方聯海,重慶市江津區中山鎮三合社區居民

      方聯海,男,漢族,1939年10月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江津區中山鎮三合社區居民。
     “采藥贈鄉鄰、賒欠不記賬!彼∈丶易逯毁u“良心藥”的祖訓,把古鎮世家九齡堂藥鋪12代人、360多年來“堅守信義、誠心助人”的好家風接續傳承,成為以誠立身、以誠傳家的典范。
方聯海15歲那年,一個外地人在中山街頭突然昏倒,面色蒼白、四肢顫動、呼吸微弱、脈搏無力。方家人聞訊趕來,經過診斷,決定用家里一根極為珍貴的人參救命。陌生人服用人參后蘇醒過來,給方家眾人磕了一個頭起身離去,方聯海隨爺爺方九齡追上去,又送了他兩個饅頭。這段經歷深深刻在了方聯海的心底,促使他用一件件義舉踐行家風家訓。
      村民武樹康患上嚴重的肝硬化、肝腹水,病情嚴重,又沒錢醫治,一心想放棄治療。消息傳到方聯海耳里,他主動上門為其義診。經過連續10多年的中藥調理,武樹康的病情慢慢得到控制并最終戰勝病魔。村民王平左下肢壞死,家庭困難,無錢就醫,也是方聯海帶頭捐款并挨家挨戶為他募捐,使他最終得以接受治療。方家所處的中山古鎮位于江津南部山區,毒蛇較多,時有毒蛇咬人情況發生,為救治被咬傷的病人,方聯海常常不畏危險,用嘴吸出毒液,舍命救人。在方聯海的感染下,“誠信”理念也在街坊四鄰和周邊商戶心中落地生根,中山古鎮的民風越來越樸實,“挨著方家藥鋪,做事就要配得上”,成了當地不少人心中的信條。


8.杜正云,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花山街道遵化鋪社區興發村村民

      杜正云,男,漢族,1951年4月生,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花山街道遵化鋪社區興發村村民。
      79個春秋的斗轉星移、寒來暑往,杜家人世代接力,守護著小紅軍烈士的英靈。杜正云作為杜家第三代紅軍守墓人,堅守著這個世代相傳的承諾。
      1936年4月,一支紅軍部隊行軍經過興發村,將一位病重的小戰士托付給了杜正云的外公、爺爺和大伯等人后,繼續行軍。雖經積極救治,但小紅軍還是病故了。小紅軍去世后,杜家人把小紅軍當作自家人,按當地習俗安葬在離杜家祖塋不遠的石老虎山下。出殯那天,村里的鄉親們都參加了小紅軍的葬禮。從此,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和十月初十,杜家人都要到小紅軍墓前祭拜。杜正云的外公陳大考臨終前,囑托杜正云的父母要守好小紅軍烈士墓。2002年,杜正云的母親病逝,杜正云一直牢記母親的囑托,把紅軍墓看好、守好。
      杜正云用自家一畝半的好地跟村民更換了紅軍墓周圍的一畝左右的散地。村里一些人說他“憨”,他沒有爭辯也沒有放在心里。他在紅軍墓邊蓋起一處小平房,建了一個紅軍革命傳統陳列室,F在,紅軍墓已經成為當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經常會有學校和單位到這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在杜正云的影響下,兒子杜周恩表示將繼續守護紅軍墓,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9.劉萌剛,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導游協會會長

      劉萌剛,男,漢族,1976年6月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導游協會會長。
      劉萌剛從事旅游工作13年,接待近2萬名國內外游客,無一例投訴;三次援藏,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和重重困難,用專業與真誠向國外友人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西藏,贏得各方贊譽。作為一名導游,劉萌剛嚴格按照旅游合同,嚴格遵守不進購物店、不增加自費景點的約定,引導司機以良好的服務贏得游客的信任與尊重。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許多導游、司機都自覺抵制“零負團”。


10.孫世福,天津市桂順齋糕點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孫世福,男,漢族,1957年1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市桂順齋糕點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作為桂順齋的掌舵人,孫世福堅持用過硬產品、貼心服務和不變真誠,把年銷售產值不足3000萬元的百年老店,打造成年銷售產值1.83億元、輻射京津冀三地的清真糕點名牌!白鋈酥v良心、做食品講誠信”,是掛在孫世福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直堅守的承諾。他認為,要保證近百年桂順齋的傳統,不僅要深入挖掘清真食品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要有嚴格的采購、生產、銷售管理體系。為此,企業先后建立了采購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食品出廠檢驗、不合格產品管理等規章制度,全面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產品抽驗合格率始終保持100%。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