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愛國愛民模范

愛國愛民模范

中國古代名將,歷代名將主要事跡

2017年8月2日  閱讀次數:4623
                                  中國歷代功勛卓著的武將及其汗馬功績

各為其主、精忠報國、盡忠職守的各朝武將,個個武藝高強、雄姿英發、身經百戰,在大小戰斗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里有“真將軍”,“飛將軍”,有的聲若巨雷,有的"三箭定天山",有的人稱“楊無敵”,有的為“面涅將軍”,有的綽號“常十萬”,有的多次冒險救君主于危難之中?梢哉f,沒有這些戰將就沒有那場戰役的勝利,危急關頭沒有那勇將的舍身相救就沒有君主的性命,甚至可以說沒有了那個朝代。無論他們結局是戰死沙場,奸臣陷害,還是風光大葬,他們造就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表現出來的都是真漢子的“勇”、“忠”、“義”。
1.韓信
漢初大將。初屬項羽,繼投劉邦,因蕭何薦為大將。楚漢戰爭中,劉邦用其策定關中。劉與項羽相持于滎陽、成皋時,他領軍襲魏攻趙,以數千人背水列陣,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趙軍20萬。遂后率軍東進,攻打齊國,大敗齊楚聯軍,自立為齊王。漢高祖元年與劉邦合圍項羽,設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項羽自殺于垓下。
楚漢戰爭一結束,韓信被改封為楚王。漢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劉邦用計謀誘捕韓信。十二月,將韓信貶為淮陰侯。韓信,稱病不參加朝廷活動。漢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劉邦寵臣陳豨反叛,自立為趙王,劫掠趙、代屬地。劉邦用羽檄徵召天下兵士,并親自率兵征討陳豨。韓信一向與陳豨交情不錯,于是稱病在家,不聽從劉邦詔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陳豨聯絡,謀求里應外合,并準備與家臣乘夜偽稱詔令大赦諸官罪犯和奴役,發兵襲擊呂后和太子。當時韓信舍人得罪了韓信,韓信想殺掉他。舍人弟懷恨在心,向呂后告發韓信謀反情況。呂后想召韓信,又擔心他的黨羽作亂,便與丞相蕭何商討計策,將韓信抓了起來并斬殺于長樂宮鐘室,還滅其三族。韓信最初是被蕭何推薦給劉邦的,現又是蕭何將其騙入宮的,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善將兵,著有《兵法》三篇。
2.曹參
曹參漢初大臣。楚漢戰爭時,與韓信平定齊、魏,屢建戰功。西漢建立后,封平陽侯。曾為丞相。好蓋公黃老之術,清靜無為,與民休息。協助高祖平定陳豨等異姓諸侯王的叛亂。后為惠帝丞相,一尊蕭何當年一切規定,無所變更,有“蕭規曹隨”之稱。
3.周勃
漢初大臣,在反秦戰爭及楚漢相爭中以軍功為將軍,封絳候,官任太尉;莸蹠r為太尉。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與陳平合謀奪取軍權,誅滅諸呂,「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迎立文帝劉恒即位,任右丞相。
4.周亞夫
周亞夫西漢名將漢初大將周勃之子。少時喜讀兵書,智謀過人。漢后元六年(匈奴大舉侵犯,他以河內郡守任將軍,駐軍細柳(今陜西咸陽市西南),治軍謹嚴,訓練有素,文帝至細柳勞軍,亦須服從營中規定,被譽為真將軍。史以治軍嚴整而享有盛名。
5.李廣
李廣自幼勇武善射。文帝時從軍擊匈奴,有功為郎。景帝時,歷任北部各邊郡太守。武帝時召為中央宮衛尉。元光六年以驍騎將軍出擊匈奴,惜負傷被俘,后佯死再乘機奪胡馬馳還;貪h后出任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服,譽其為「飛將軍」,數年未敢進犯。元狩四年從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深入失道,引咎自殺。李廣歷任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畢生大小七十余戰,阻止匈奴南侵,功勞極大。
6.衛青
衛青少時為平陽公主家騎從,后其異父同母姊衛子夫受到武帝寵幸,得召見,歷官建章監、侍中、太中大夫。元光六年拜車騎將軍北擊匈奴有功,賜爵關內侯。元朔二年出兵云中,迂回至隴西,驅逐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收復河南地,筑朔方城,置朔方郡,以功封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五年,又率軍出朔方擊潰匈奴右賢王,俘獲人口一萬五千余,牲畜近百萬,遂拜大將軍,益封八千七百戶,三子同時封侯。元狩四年青與霍去病各率騎馬五萬,步兵及輜重運輸部隊幾十萬人,分別從定襄、代郡出塞,深入包抄殲敵。青自定襄出塞后與伊樨斜單于相遇,單于敗走,追過漠北二百余里,至趙信城,盡燒其存糧而還。其后武帝拜青為大將軍,娶平陽公主。
7.霍去病
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衛青外甥。善騎射。初為武帝侍中,元朔六年(前 123),隨大將軍衛青參加漠南之戰,以票姚校尉率800輕騎遠離大軍數百里尋殲匈奴,斬獲2000余人,戰績卓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三月,為驃騎將軍,率萬余騎兵出隴西郡,轉戰六日,深入千余里,斬獲近9000人。前后六次出擊匈奴,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作戰勇猛,果敢深入。
8.馮異
馮異好讀書,通《孫子兵法》。王莽時以郡掾監五縣,后以五縣降劉秀。他屢立軍功,善于治軍,但為人謙恭不夸,諸將每坐論軍功,他常獨避樹下,因此號為「大樹將軍」。他曾為劉秀北擊匈奴,平定河北,舉兵攻下天井關、上黨、成阜等十三縣,擁戴劉秀稱帝。建武二年被封為陽夏侯,代鄧禹西征。又擊敗赤眉軍,平定關中諸豪強,進兵西北。
9.寇恂
寇恂東漢初人,新莽敗亡后歸附劉秀,任偏將軍。劉秀占有河內,他被任為太守,負責轉輸軍需,并與馮異擊破更始步將蘇茂、賈強等。后歷任穎川、汝南太守,封雍奴侯。
10.馬援
馬援東漢名將。建武十一年任隴西太守,破先零羌。后任賁中郎將、伏波將軍等。十七年任伏波將軍,鎮壓交趾征側、征貳起義,封新息候。在進擊西北羌人、北方匈奴、烏桓、南方蠻夷及交趾等戰爭中建立威名。精于相馬術,著有《銅馬相法》。
11.班超
班東漢名將。班固弟。投筆從軍,曾隨竇固北擊匈奴有功。永平十六年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至鄯善,襲殺匈奴使者,繼廢親附匈奴的疏勒王,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后得東漢政府支持,先后平定莎車、龜茲、焉耆等國貴族變亂,擊退月氏入侵,保護了西城各國的安全及“絲綢之路”的暢通。永元三年任西域都護,后封定遠侯。他在西域前后達31年,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12.呂布
呂布(公元16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東漢末期的著名武將,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呂布是天下無雙的武將,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并沒有輸,曾一人獨斗曹操軍六員大將,武藝真是誰人能及!
13.姜維
姜維初參本郡軍事。建興六年諸葛亮出祁山,維降亮。時馬謖失街亭,亮帶西城百姓千余家及維同返漢中,辟維為倉曹椽。維極為亮所器重,亮盡教其軍事方略,后遷中監軍鎮西將軍。十二年亮卒于軍,維等遵亮遺囑,秘不發喪,全軍撤還,進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封平襄侯。蜀漢延熙六年遷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維每欲北伐,費常予裁制,給其兵不過萬人。十六年卒,維連年出軍北伐無功。蜀漢亡,降于魏帥鍾會。會待之甚厚。后與會同謀,擬出軍斜谷攻司馬昭。事敗,維全家被殺。維平生樂學不倦,清素節約。
14.周瑜
周瑜字公謹,祖為太尉,父是洛陽令。初與孫策相友善。后策將東渡,瑜率兵迎,遂定江東。時喬公有二女,策納大喬,瑜娶小喬。建安五年策死,遂事孫權,為中郎將,與長史張昭同輔政。建安十三年曹操破荊州。時江東文武多有主和,以為「不如迎之」。瑜力主戰,對權說:「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駐夏口,保為將軍破之!股鹾蠙嘁。時諸葛亮過江游說孫劉聯盟,權意愈決,遂成孫、劉聯盟,周瑜率水軍于赤壁大破曹軍。劉備占有荊州,瑜以備為梟雄,上疏請徙之于吳。孫權不納。后又請伐蜀,權許之,瑜至巴丘病死。瑜性情恢朗,頗得人心,唯與程普不睦。對音樂造詣也很深,如有闕誤,必知之,知之必顧,故當時人常說:「曲有誤,周郎顧!
15.張飛
張飛(?-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縣)人,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曹操進攻荊州,劉備攜民渡江。曹操率三千精銳騎兵晝夜兼行,一晝夜趲行三百里,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縣東北)追上劉備。劉備命張飛率二十名騎兵殿后。張飛待劉備過河后,據水斷橋。曹兵追至,張飛瞋目橫矛而喝:“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三國志·蜀書· 張飛傳》)?聲若巨雷。曹軍聞之,無敢近者,劉備等這才幸免于難。正是“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睆堬w雄壯威猛,僅次于關羽。
16.趙云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三國時期蜀國大將。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次年黃忠在定軍山打敗夏侯淵,斬其首,于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并先運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便領軍出擊,當時趙云屬下的士兵也隨著黃忠一起出擊。但是黃忠的軍隊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后仍未回來,擔心的趙云便帶著數十騎的小部隊出了兵營的圍柵,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 結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軍,趙云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趙云才剛和敵人交手,敵人的大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趙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擊曹軍士兵的陣列,且戰且退。曹軍雖然被趙云擊潰,但是仍憑藉數量優勢將趙云包圍起來,趙云便突圍并退入蜀軍的圍柵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云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并救出張著,將他帶回圍柵內。此時曹軍已追至蜀軍的圍柵,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圍柵,見曹操大軍殺到,便欲閉門拒守。 趙云進入主營之后,卻下令大開柵門,然后令蜀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云設有伏兵,便向后退卻。此時趙云下令打響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蜀軍以弩箭射向曹軍,曹軍為之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云兵營察看昨日戰斗之處,贊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于是飲宴直到黃昏,軍中號趙云為「虎威將軍」
17.陸遜
陸遜 為江東大族,孫策之婿。為孫權帳下右都督,屯蕪湖。與呂蒙定計共奪荊州。吳黃武元年任大都督,在亭之戰大敗劉備。又北取襄陽。赤烏七年為丞相,時太子與魯王相爭,遜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因而得罪了孫權,數遭權責讓,遜憤懣卒。
18.陸抗
陸抗三國吳國名將。陸遜子。年20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5000人。后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鳳凰元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并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
19.韓擒虎
韓擒虎出身將門,因軍功升至上儀同,曾任永州、和州刺史。隋朝建立后,經高推薦為廬州總管,坐鎮廬江(今安徽合肥),為滅陳做好準備。開皇八年隋以韓擒虎為先鋒,率精兵五百人自橫江夜渡,向建康挺進。所過之地,陳軍喪膽乞降,由是很快便攻下建康城,并俘陳后主于枯井之中。韓擒虎以功封上柱國,出為涼州總管。
20.史萬歲
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隋朝開國四大名將之一,少時英武,長于起射,好讀兵書。15歲時史萬歲就隨父參加北周伐齊之戰。兩軍將戰于芒山,史萬歲觀察周圍形勢后,命部隊馬上撤退,隨后周軍果然大敗,有了未卜先知的名聲。楊堅稱帝不久,大將軍爾朱勛謀反被殺,他受牽連被發配至敦煌為戍卒。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他至轅門自告奮勇。當時雙方決對一戰定勝負,突厥派了個猛將上來挑戰,史萬歲一出馬便馳斬其首而還,突厥軍大驚,不敢再戰而退,于是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史載的這種單挑定勝負可是非常罕見的,就憑此戰,史萬歲就夠資格稱為勇將了。
后來史萬歲又參加了滅陳之戰,隋朝統一天下以后.開皇十年,史萬歲帶領2000兵馬從浙江金華一帶進擊,轉戰千里,經歷大小 00多戰,擊破叛軍無數。開皇20年, 突厥達頭可汗犯境,史萬歲和漢王楊諒從馬邑出擊,與突厥軍遭遇于大斤山,達頭可汗知道是史萬歲帶兵后,慌忙領兵撤退,史萬歲帶領一隊騎兵追擊俗話百里,大破敵軍,斬獲數千.史萬歲南征北戰,功勞很大。
21.秦瓊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歷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將來護兒部將,后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李密失敗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節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每戰必先,常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秦瓊待人義氣為先,深得兄弟們敬佩,那時稱之為秦二哥。
秦瓊不僅在唐王朝創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在唐王朝內部斗爭的“玄武門之變”中,堅決站在秦王李世民一邊,一起誅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為李世民當太子奪皇位掃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號貞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瓊也因有功,拜為左武衛大 將軍,賜給七百戶的封邑。秦瓊的傳奇人生后被演義進了戲劇以及說唱文學之中,并且被人們譽為“山東好漢”。濟南一地也附會出了不少關于秦瓊的遺跡,像秦瓊 賣馬槐、秦瓊府、秦瓊墓等等。至今在濟南王龍潭仍留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的石碑。
22.尉遲恭
尉遲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陽(今山西朔縣)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傳說其面如黑炭。李世民有次率500騎兵巡視戰場,至魏宣武帝陵(洛陽北邙山上)時,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萬余步騎兵包圍。王世充驍將單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時刻,尉遲敬德及時躍馬大呼,橫刺單雄信落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軍見狀稍退,尉遲敬德趁機護衛李世民殺出重圍。隨后尉遲敬德再率騎兵突入王世充軍中,奮勇沖殺,如入無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隊唐軍趕到,大敗王世充軍,尉遲敬德活捉其冠軍大將軍陳智略,斬首1000余級,俘虜6000,王世充只身逃脫。戰后,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比眾人證公必叛,天誘我意,獨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報之速也!”特賜金銀一篋。自此,君臣關系愈加密切。
23.李孝恭
李孝恭唐初大將。高祖族侄。武德初,以趙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荊湘道行軍總管,用長史李靖計,擊降蕭銑,并遺李靖等招降嶺南各地。武德七年任行軍元帥,率李靖等諸將,鎮壓輔公祜,破廣陵、丹陽,平定江南。拜揚州大都督。貞觀初任禮部尚書,改封河間郡王。
24.程咬金
程知節(?—665年),本名咬金。唐初大將。隋末從李密參加瓦崗軍,任內軍驃騎。密敗,屬王世充,后歸唐,任壽命王府左三統軍,從李世民鎮壓竇建德起義軍,擊敗王世充。歷任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等職,封盧國公。
25.郭子儀
郭子儀唐代大將。以武舉積功官至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等.高齡84歲,歷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戎馬一生,屢建奇功,有效地保證了唐王朝的統治,在朝野享有極高的威望和聲譽。安祿山反,他以朔方節度使率兵與李光弼合軍擊敗史思明。并與李率師五萬至靈武,擁立肅宗,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關內河東副元帥,配合回紇兵收復長安、洛陽,升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說服回紇 與唐共擊吐蕃。德宗嗣位,尊為"尚父"。
永泰元年(765年),唐代宗的第四女升平公主下嫁汾陽郡王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兩人成婚時都是十五歲左右的光景。郭曖旋即被封為駙馬都尉。兩年后的一天,這對小夫妻拌嘴,被鄭重其事地載入了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一書。
郭曖對升平公主發脾氣道:“你不就倚仗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是能做天子卻不做!”聽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升平公主大怒,奔進宮去向唐代宗告御狀。唐代宗對女兒說:“你哪里懂得這件事。假如他父親果然像他說的那樣想做天子,天下哪里還是我們李家的天下!”郭子儀聽說之后,把郭曖囚禁了起來,入朝謝罪。唐代宗溫言對郭子儀說:“俗語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那些話不過是小兒女們的閨房之言,怎么能當真呢!”一句話輕飄飄地化解了這件有可能犯下殺身之禍的尷尬事。郭子儀回去后,越想越后怕,將郭曖杖打了數十下,以示懲罰。這個故事流傳到民間,成為傳統戲曲的經典曲目,經過改編后取名《打金枝》。
26.薛仁貴
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自幼習文練武,有臂力,善騎射長成務農武藝高強,善騎射。唐貞觀末年時要遠征高麗,644年,薛仁貴參加了張士貴的部隊,張士貴部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為當地武裝所圍,薛仁貴聞訊后,單槍匹馬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于馬鞍,降伏余眾,救君印回營,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軍。645年4月,唐軍前鋒進抵高麗,不斷擊敗高麗守軍,6月,至安市,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率軍20萬依山駐扎,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后,命諸將率 軍分頭進擊。這時,薛仁貴自恃驍勇強悍,想立奇功,穿上與眾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兩張弓(裝酷)大呼陷陣,高麗將士紛紛倒伏,殺開一條血路。 唐軍隨之繼進,高麗軍被打得大敗。這一戰看的唐太宗也非常高興,回師時道:“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
27.楊業
楊業 (公元?--986年)北宋名將。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遼國駙馬蕭多羅率軍十萬進犯雁門,楊業派遣少數士兵固守關城,自己率軍幾百繞道遼軍背后發起進攻。他刀斬蕭多羅,生擒遼將領李重海,使遼軍望之喪膽,“望見業旌旗即引去”。太平興國七年,契丹三萬騎兵分三路攻宋。 中路襲擊雁門,被楊業打得大敗,殺死遼軍三千人,俘虜一萬多,牛馬五萬多,攻破堡壘三十六個,戰果輝煌。由于楊業屢立戰功,人們稱他為“楊無敵”。
28.楊延昭
楊六郎(958年-1014年),北宋抗遼大將楊業的六子,驍勇善戰的大將。咸平三年冬,楊延昭在羊山運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大敗遼軍!,遼軍南侵,楊廷昭把精銳部隊埋伏在羊山以西,他從北面向契丹挑戰,且戰且退,將敵誘至西山。猛然間伏兵突起,遼軍措手不及,棄兵曳甲,大敗而逃。這一仗,楊延昭和他的部下生擒了遼軍的晌將領,繳獲了許多戰馬和武器。之后,楊延昭被晉升為莫州團練使。當時,楊延昭和楊嗣因英勇與遼軍戰斗,齊名于河北邊疆,邊人稱之為“二楊”。楊延昭像他父親楊業那樣智勇善戰,能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愛戴,他前后守衛邊境20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稱之為「楊六郎」。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連敵方契丹人也舉哀致敬。
北宋時期,遼兵屢犯邊境,楊六郎奉旨抵御。為巧妙消滅來犯之敵,楊六郎密遣人收買牦牛萬余頭,以草人腹裝飼料,穿戴遼兵服裝,誘牛以角所綁之刀挑開草人腹部吃料。如此訓練百余日,眾牛見穿北兵服裝者便猛用角挑,如是習之如故。楊六郎見訓練成熟,便下令將牛餓三天三夜i。派人去遼營挑戰,待遼兵追來,將萬牛放出,牦牛沖入敵陣,見人就挑,遼兵死傷無數。宋軍大獲全勝。從此,此地得名牦牛陣。
29.狄青
字漢臣,山西汾陽人,軍人出身,在對西夏戰爭中屢立戰功,為范仲淹等所器重,由士兵累升為大將。狄青是非常有傳奇色彩的北宋名將,演義里經常出現,就是《楊家將》《呼家將》里的平西王。16歲代兄受過充軍,開始行伍生涯。仁宗在位時,李元昊西北稱帝,建立西夏。狄青被派去援邊,成為一個下層軍官,狄青的輝煌從這里開始了。打仗時狄青向來都是身先士卒,驍勇強悍,由于狄青相貌俊秀文弱,所以他仿效蘭陵王,每次上戰場他都是披頭散發,戴著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一馬當先的沖入敵陣所向披靡,西夏人都以為是天兵下凡,想想這樣的場景,確實夠令人神往。在4年時間里,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斗中, 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仍舊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后來狄青受得范仲淹賞識,逐漸高升。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狄青發奮讀書,成長為一個智勇雙全的高級將領,后來仁宗勸他洗去充軍時臉上刺的字,他不肯,認為留著可鼓舞士氣。因此被稱為“面涅將軍”;饰迥晟秊闃忻苁雇秸率。
廣西儂智高反宋,連敗宋朝多次征討,當時已經是樞密副使的自告奮勇,仁宗金鑾殿親自為他餞行,狄青到了廣西整治軍紀,鼓舞軍心大勝儂智高,班師后官至樞密使,相當與全國總司令。宋朝是文人治國,包括高級軍事將領都是書生。從普通士卒到樞密使狄青是第一人,完全靠的是狄青的勇武拼出來的。狄青不僅戰功累累,長于用兵,并且為人謹慎,人品也是非常好的,武將里很難得。最終還是受滿朝猜忌最后被貶郁悶而終。
30.岳飛
岳飛(1103-1142),河北西路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農家出身。宣和四年應募為兵。靖康元年岳飛拜見康王趙構,補為承信郎。建炎元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是為宋高宗。岳飛曾上書言事,因「越職」而剝奪官職。此后,岳飛便分別在張所、王彥、宗澤部下抗金,屢立戰功。建炎三年冬,金將完顏宗弼(金兀術)率軍渡江南侵,宋諸將皆懼,獨岳飛力戰,轉戰于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等地。建炎四年完顏宗弼攻常州,岳飛屯兵于宜興縣。金人再攻常州,岳飛四戰皆捷。完顏宗弼趨建康,在牛頭山設伏兵,并乘夜擾亂金營,又于龍灣大破金軍。完顏宗弼只好奔淮西,收復建康。紹興元年岳飛隸屬張浚,轉戰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等地,紹興四年岳飛任荊南、鄂岳州制置使,率軍北上,破金與偽齊劉豫的聯軍,收復了湖北、河南諸地,升為節度使。這年冬,他又出兵援救廬州(今安徽合肥),擊敗金軍與偽齊軍。紹興五年他鎮壓了鍾相、楊么起事,升為招討使。次年,又改為宣撫副使,再次揮軍北上,攻占了鎮汝軍、商州等地,直逼蔡州。紹興七年升任宣撫使,積極準備北伐,但這時宋高宗和秦檜卻正加緊議和。紹興十年金軍再次南侵,岳飛在郾城和昌府以少勝多,打擊了金軍的主力。當時岳飛所部稱「岳家軍」,因屢戰皆捷而使金人喪膽,謂「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當時岳家軍接連獲勝,其前鋒直抵朱仙鎮,拒汴京僅四十五里。各地抗金力量乘時而起,使黃河以南金人號令不行。岳飛見國土將復,歡喜地向部下說:「直抵黃龍府(在今吉林長春北面的農安縣,為金人完顏部故地),與諸君痛飲耳!」正當岳飛準備渡河、乘勝挺進之時,高宗卻連下十二金牌,命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岳飛等被召回臨安,解除了兵權,終被罷官賦閑。金人以「必殺飛,始可和」為和議條件,要高宗殺岳飛。高宗恐怕岳飛收復故土,「迎還二圣」,令其皇位不保,遂授意秦檜制造冤獄殺飛。同年十月,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岳飛謀反,十二月二十九日,將岳飛殺害于大理寺獄。宋孝宗繼位后,為岳飛平反。
31.宗澤
宗澤宋名將。元進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募集義勇,抗擊金兵?低踮w構使金,至磁州,被他所留。旋被任副元帥,南下救援京師。又聯絡兩河八字軍等部協同抗金,并用岳飛為將,屢敗金兵。
32.韓世忠
韓世忠行伍出身,宋金戰爭起,在河北力抗金軍,旋隨高宗南下,升至浙西制置使。建炎三年,金兀術渡江。次年,世忠率八千人乘海船至鎮江,扼長江絕其歸路,轉戰至黃天蕩(在今江蘇南京附近),與兀術十萬大軍相持四十八日,兀術大窘。紹興初,被調往福建,鎮壓范汝為起事。四年在大儀(今江蘇揚州西北)大破金和偽齊聯軍。兩年后任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力謀恢復。秦檜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對。紹興十一年被召至臨安(今浙江杭州),授樞密使,解除兵權。他抗疏反對和議,又以岳飛冤獄面詰秦檜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所言既不被采納,乃自請解職,閉門謝客。死后追封蘄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