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遵義中國好人故事

遵義中國好人故事

茍家坪:公益助學10年,一直在路上 | 新時代“中國好人”故事

來源:文明貴州  2023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903


編者按

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發動廣大網友和城鄉基層干部群眾舉薦身邊好人好事,定期推評“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新時代“中國好人”故事》專欄,晚間為你講述“中國好人”故事。讓我們一起學習“中國好人”最可貴的精神品質,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10年里,他曾經是村小校長,為生活困難的孩子們“變”出了新衣新鞋、新書電腦、體育器材等生活和學習用品;他還是鄉鎮干部,自己墊錢收花生、賣花生,四處奔走為村里修橋、修路,只愿群眾增加一點收入……

他叫茍家坪,貴州遵義市播州區人,是大山里再普通不過的“草根”。

公益助學想法的萌芽

2012年,茍家坪開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他先從石板鎮一所完小去往偏遠的八合小學,支教一年后原本可以回鄉鎮,這時組織上找他談話,說最偏遠的金山小學沒有老師愿意去,校長也辭職了,組織上決定派他接任金山小學校長,“你是黨員,一定要承擔起來”。這句話打動了茍家坪。

金山小學舊貌。受訪者供圖

彼時的金山小學狀況十分困難:門窗幾乎都是壞的,一張課桌四個學生擠著用,椅子是沾滿污垢的長條凳。茍家坪看到這樣的場景,心里打過退堂鼓,但面對這群渴望知識的孩子,他選擇留了下來。

金山村嚴重缺水,茍家坪帶領老師們到一公里外的山坡上挑水給孩子們喝;遇到極端天氣,他帶領老師們扛著鋤頭挖路,背著孩子們上學放學;大雪天去深山里家訪,從山坡下來的時候,渾身上下像個雪球一樣……

茍家坪背學生放學。受訪者供圖

“以前我對公益沒什么概念,但這里孩子讀書的艱辛不易,勾起了我做公益助學的想法!逼埣移赫f。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看到貴陽一家助學協會有一批衣服,于是和他們電話聯系,看能否捐贈給金山小學。10月下大雨的一天,協會負責人開著輛皮卡車,深一腳淺一腳來走訪!按_實太苦了!”這名負責人說。不到一周,他們就拉了2000多件衣服到金山小學。

“我只是打了一個電話,人家就冒著大雨來回幾百公里幫助我們。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是我給金山村老百姓辦的第一件事,堅定了我公益助學的信心!逼埣移赫f。

在愛心人士幫助下,金山小學的孩子們穿上了新鞋。受訪者供圖

發起助學會 提供更多幫助

在茍家坪的帶動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和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參與進來。廣州一家愛心機構和茍家坪聯系,表示愿意一對一認幫金山村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每季度送達助學金。后來資助的學生越來越多,達到50余人,茍家坪的心理壓力漸漸增大:“倘若有一天,這些孩子被停止了資助怎么辦?剛給了希望,一旦破滅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2015年8月,茍家坪在區教育局、民政局的幫助下,發起了播州區草根助學會,2016年注冊成為社會團體,由他擔任會長。他希望通過助學會采集困難兒童的信息,與外界的愛心資源聯絡對接,讓更多的困難兒童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按播州區草根助學會的資助標準,小學每年1200元、初中每年2400元、高中每年3600元、大學每年4000元,由志愿者親自送到學生或家長手中。

多年來,播州區草根助學會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的各界愛心人士有200余人,一對一認幫貧困學生1000余名,發放助學金350萬余元,幫扶物資200萬余元,助力120余名貧困學子順利進入大學。

草根助學會的資助發放儀式。受訪者供圖


“種的花生一定要賣給我”

茍家坪的妻子是環衛工人,女兒在上學,一家人正是需要錢的時候。2017年9月,茍家坪卻離開金山小學,轉崗到石板鎮政府工作,工資從5300多元下調至4250元!拔覜]有后悔過,平臺大了,我可以接觸到更多資源,這有助于我繼續做公益!

2018年金山小學撤點并校,有8個孩子要去鄰村上學,來回車費成為家庭的一筆負擔。茍家坪籌集到9600元交通補助發給孩子們,鼓勵他們一定要好好讀書。

金山村的土壤條件不好,搞產業難度比較大,只有花生產業老年人就能做,種下去就見效。在缺少青壯年勞力的金山村,家家戶戶種花生,但村民們很少拉出去賣,因為零散種植沒有形成規模,賣的錢還不夠來回路費。

從2019年開始,連續3年,茍家坪以每斤生花生5元、干花生10元這一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在蜿蜒的通組入戶路中挨家收花生,然后送貨上門原價賣給各個單位和身邊的朋友。每次去村里,他都要揣上兩三千元,5斤一包地稱好后,付現金給群眾。

茍家坪把自己的電話留給村民,叮囑他們:“種的花生一定要賣給我,如果實在賣不出去,我來兜底!3年來,茍家坪為金山村群眾賣了5萬斤花生。

草根助學會組織的關愛農村老年人活動。受訪者供圖

數十年如一日,茍家坪一直奔走在助學、助人的路上。一名受資助的孩子寫信給他:“你們為我的四季埋下了希望的種子,等到這粒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時,它一定會成長為參天大樹,并會撒下更多的種子,把這份溫情不斷地傳遞下去!

在茍家坪看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如甘霖浸潤大地,一定會處處盛開幸福之花。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7 0852 0232   182 8512 1401

對公賬戶信息: 

開戶行:貴州銀行遵義紅花崗支行 

賬號:0226001100002365 

名稱: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