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遵義中國好人故事

遵義中國好人故事

王偉民:60后黨員投身公益獻愛心

2022年5月23日  閱讀次數:324


人物故事:

王偉民,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宿州埇橋紅十字應急救援大隊隊長。2014年,他組建了應急救援大隊。投身公益事業近8年來,他組織開展“暖冬行動”“防溺水進校園”“益夜市”等志愿服務活動3800余場,吸納招募300余名群眾加入志愿服務,共爭取社會資金50余萬元;累計志愿服務時長4500余小時,受益群眾32萬余人。王偉民先后獲得“安徽省紅十字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愿者”等稱號,2020年5月獲評“安徽好人”。

鐵骨硬漢,獻身公益

一到暑假,各種溺水的新聞就開始出現,每每看到統計數據,王偉民就感到非常心痛。關乎孩子的生命安全,一個掉以輕心,就成為整個家庭無法承受之痛。于是,2015年,王偉民成立汴河景區防溺水公益值守點。近7年來,他化解各類險情130余起,直接從死亡線上挽回27人生命;他自費錄制的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在217所中小學校放映,進校園安全教育320余次,惠及40余萬名師生;2015年以來,他每年1-3月份實施“暖冬行動”,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400余人次;他尋找因阿爾茲海默癥走失老人、離家出走青少年、精神失常人員350余名;他深入機關單位、社區、大型商超等地開展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演練650余次,受益市民10萬余人;他參與安徽六安、合肥以及河南等其他省市救災4次,累計轉移群眾2000余人;他還參與了文明交通勸導700余次。

疫情來襲,貢獻力量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王偉民聞訊而動連續43天堅守一線,積極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協同社區、小區做好出入人員體溫測量、登記、消殺等工作。每天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累計測量體溫5500余人,發放宣傳單5萬余份,運送防疫物資近80噸,全面消殺386個公共場所、170所中小學、56家機關單位。受疫情影響,埇橋區大店鎮扶貧基地的蔬菜銷路無門,眼見大量蔬菜腐爛在地里、出欄期肉鴿因疫情缺少飼料無法飼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動聯系身邊親戚、愛心人士,幫助群眾銷售各類蔬菜10萬余斤,肉鴿2000余只。

洪水無情,勇者無畏

2021年7月16日,河南多地遭遇強降雨,王偉民遠赴河南馳援。在搶險救援中,他輾轉多縣爭分奪秒地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災害給群眾帶來的損失。他經常忘記吃飯喝水,更忘了自己做過心臟支架手術,儼然是一個“鐵人”。在獲嘉縣連續救援的幾天里,他發現自己有便血情況,卻沒有聲張,直到被隊友發現,仍不肯就醫,繼續轉移群眾。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當地群眾看他這樣都非常心疼他,紛紛給他送來免費的藥品,勸他多休息,而他卻笑著說:“我身體好,累不壞!”

據不完全統計,他在河南救援中累計轉移受災群眾近2000人,運送救援物資900余箱(件)。

應急救援,宣傳普及

在群眾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奮勇上前,這是有著22年黨齡的王偉民組建應急救援大隊的初衷。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救援隊隊員,必須有專業技能,他參加了水域救災、山地救援、狹小空間緊急救援等各類培訓并取得了資格證書。7年來,他常態化深入各機關單位、商場超市、中小學校、公園廣場、村居等地開展應急救護、消防安全教育等培訓。他每周2次開展“益夜市”志愿服務,分批次給市民現場演示講解特殊現場處理知識,包括心肺復蘇、海姆立克、創傷急救等,并現場發放急救宣傳手冊等宣傳品,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識,教授急救技能,累計擺攤127次,發放手冊8萬本,惠及20余萬名市民,讓全民學急救、全民會急救成為全社會的一種普遍共識。

如今的王偉民早已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當作一種習慣,正是這種初心和愛心讓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溫暖。(責任編輯:郭雯 何茹)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