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道德經》總共只有五千字,全世界都在讀,不是只有中國人在讀,你跟外國人講老子,他是比孔子還尊敬的。老子一生只寫五千個字,我覺得這個人實在了不起,像我寫幾百萬字,都沒有用的。人家輕輕松松寫個五千字他就走了,從此就不管了。
因為夠你們讀的,真的夠你們讀的了,讀到現在還讀不通。你看這種人了不起,你哪里再去找老子,老子出函谷關,不知所向。他連去哪里都不讓你知道的,還要帶什么大哥大,帶大哥大就是自己找麻煩。世界上的智慧沒有像老子那樣高的,他五千字把所有的事情都講完了,我們到現在拼命去解釋、拼命去說,翻譯成各種語言,都還搞不清楚。
所以才出了一個孔子,孔子就是看到老子太高深了,那這樣有跟沒有一樣,所以他就開始寫《論語》,你看《論語》不是孔子寫的,《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寫的,他聽到老師講什么,就寫一句。所以它是沒有章節,沒有次序,沒有條理,它就是家常便飯,《論語》就是家常便飯。
如果說《道德經》是山珍海味,那《論語》就是家常便飯。所以最后大家吃來吃去,還是吃家常便飯算了,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人不可能完全是高等智慧的,人大部分是中等智慧的人,所以很多人很喜歡去看《道德經》,我也是很替他捏一把汗。
我說你讀它干什么?我不曉得你讀它干什么,我說你《論語》讀通了沒有?你《論語》讀通了,你才去看《道德經》。一個人太早進入道家,你是很傷腦筋的,你是非常傷腦筋的,因為你功力不夠。你就儒家弄一弄就好了,干嗎進入道家呢?一個人連家常便飯都沒得吃的時候,你去吃什么山珍海味。一個人就算你有錢吃山珍海味,你吃起來也會膩,你倒過頭來還是要吃家常便飯的,所以多讀《論語》是對的。
《論語》是經典當中的家常便飯。所謂家常便飯跟山珍海味有什么不同?就是不管你如何吃遍山珍海味,最后還是要回歸家常便飯。做人有張狂的時候,有榮耀的時候,有得意也有失意。但是不管如何,都要回歸正常的生活,這就需要《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