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有舍才會有得
2019年7月3日 閱讀次數:2685
人生就像學算術,加法過后是減法。人生需要用減法來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減去沒有價值的身外之物。學會人生的放棄,是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生命有限,懂得適時放棄是一種聰慧和超脫。
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經歷多少坎坷曲折,需要經過多少次的放棄,才能相守最后或圓或缺的結局。然則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我們有任何選擇,或喜或悲,或舍或得,都在我們一念之間。
有人說,懂得如何選擇的是圣人。也有人說,知道如何放棄的是智者。選擇是智者對放棄的詮釋,放棄是智者對選擇的跨越,學會放棄其實是擁有了一份脫俗。放棄就是一種智慧,它本身蘊含著一種超然的灑脫;放棄也是一種清醒,人生是很復雜,可有時卻很簡單,簡單到只剩下取得和舍棄。也許取得往往可以使多少人心懷成就,甚至驕傲自滿;而舍棄卻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決心。其實我們往往執著的不過是心存僥幸的萬一或如果。放棄并不是消極地放手,而是需要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懷。
棄歲月如梭,多少過往都成煙云,還有些牽絆,思緒都停留昨日。前途朦朧,孰是孰非說不準,換來一身滄桑。選擇放下,多一份淡然之美,多一絲清甜之味?磯m世幾多,四季輪回依舊,不為莊稼的還墨綠,而放棄金秋;不為繁花簇簇的美麗,而放棄深夏。世界依舊,輪換依舊,懂得舍棄,即為擁有。
只因棄不掉塵世種種奢華,社會間奔波只為名利,惹來多少負重的包袱,未老先衰。懂得舍棄,才會一身輕。舍棄不是懦弱,不是自卑,不是陷入絕境想要尋求的一種超脫。而是對于生命的一種重視,對于生活的一種面對。生命里所遇見的多少是非,皆因太過纏綿最終傷了自身,皆因太過放不下所以蹉跎了青春。多少時候,我們所遇之事皆是緣分,得之我運,失之我命。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在仕途中,如果放棄對權的追逐,安之若素,得到的是寧靜和淡泊;如果放棄對錢的掠奪,得到的是安樂和幸福;在春風得意時,放棄對美色的擁有,得到的是家庭溫馨和美滿。我們的生命無法承受太多的行囊,拖著不堪重負的身形踏上人生旅途,注定要放棄很多。人生面臨許多選擇,而選擇的前提是如何懂得放棄,放棄的正確,即是選擇的成功。
生命里,我們都承載了多少的疼痛,因為愛,最后傷痕累累,放不開,才會倍感狼狽。唯有經歷過,才懂得,放下時候一身輕松。
生活在這擁擠的社會,極為不易,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復雜的漩渦。擔憂,煩躁,小心謹慎。每一步都經過反復斟酌,跨出之后汗流浹背。當摔過一跤之后,有些氣餒,不如大步向前,難得回頭理會,大不了從頭再來,站在路口往回看,不知何時到了盡頭。
生命的意義在于舍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舍去多少,匯報多少。如雷鋒,一生為人民,如花的年齡璀璨中凋零。短暫一生宛如煙花燦爛,卻被后人供奉心底。一路風塵,懂得什么該放,是一門學問,是一種大道。
舍得笑,得到的是友誼。舍得寬容,得到的是大氣;舍得誠實,得到的是朋友。生命里,舍得是對心靈的一種熏陶,是對人生的一種滋潤。因為放棄,所以豁達,生活才會收更多的陽光。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她收獲的多,而是她計較得少。放棄不是一種失去,是另一種更為寬闊的擁有。
俗話說,舍得,有舍才會有得。因為舍得,所有快樂。懂得舍得的人,心底自有一絲冷靜,時時教會我們淡然,理智。舍棄,是一種對生命更高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