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懂事的好孩子,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喜歡教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那么怎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擁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華的孩子呢?
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從小誦讀經典,經典是什么呢?經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經典就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稱之為經典。
古今中外,各個知識領域中那些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就是經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創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單稱為“經”,如論語、老子、圣經、金剛經。有些甚至被稱為經中之經,位居群經之首,比如中國的《論語》、《易經》,佛家的《心經》等,就有此殊榮。
所謂經典誦讀,主要是指在孩子(成人)中開展《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那么,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對孩子又會產生什么作用和影響呢?
今天就從以下幾方面來淺談國學經典誦讀對孩子的作用及影響。
一、國學經典誦讀,有利于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立下鴻鵠之志
據科學研究發現,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優秀的道德品質),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而且僅靠智商是守不住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正所謂厚德才能載物!歷史上有兩大家族一直保持著長盛不衰,一個呢是北宋范仲淹的范氏家族,一個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的曾氏家族,這兩個家族的家風家訓,歷來被當成“道德傳家”的典范,這些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其中重要的是詩書、家訓傳家!因此,要想使孩子成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誦讀經典則是培養其高尚道德品質的一條最好的捷徑。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無志空活百年。為什么讀書呢?找個好工作有出息唄,活得小我自我而不是無我!兜赖陆洝犯嬖V我們:“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在經典誦讀的替移默化中,孩子們會找到人生真正的追求,人生的大志,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怎么樣才能成為那樣的人,古圣先賢的神引給孩子們指明了方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鴻鵠之志立下后,你還有必要擔心孩子不求上進嗎?還有必要為他的未來擔憂嗎?
二、國學經典誦讀,可以明顯、快速地增加識字量和超群的記憶能力。
在幼兒開口說話后,乃至小學低年級誦讀《論語》、《易經》、《大學》《道德經》《中庸》《孝經》等經典,可以明顯、快速地增加識字量,同時增加大腦記憶細胞容量,記憶力、反映力是同齡人無法相比的。在人0-13歲以前是大腦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間段不記憶大量的經典著作詩文,那么以后再來背誦就沒有好的效果了!幼兒少年們不需要懂,只需要儲備,成人以后需要用的時候自然一通百通,不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 小學時段是孩子記憶的黃金時期,如果有效地開發,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極其豐富的礦藏。但是,這種記憶潛能如果不予開發,就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一天天蛻化。而一旦開發出來,不但現在記憶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那些儲存在大腦里的經典是不會輕易忘記的。從這個層面講,國學經典誦讀開發的是學生一生的潛能。同時,誦讀國學經典,也是為孩子一生打點文化底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而且會惠及其一生。 幼兒兩歲后開始讀經,由于長期大量誦讀,記憶力、腦容量、反映速度超群且識字量大,因此進入小學學習便會輕車熟路得心應手,成績普遍偏好,甚至在初高大及今后的人生中不斷的厚積薄發,真正達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三、國學經典誦讀,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養。
如今,外來文化、網絡文化等所謂“流行文化”對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出現嚴重“營養不良”,還吸收了“唯利是圖”、“叢林法則”、“享樂主義”等腐朽沒落的西方文化。蕓蕓眾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不安、自私自利、好逸惡勞等不良心態。通過經典文化的誦讀,可以大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識素養。通過國學經典的誦讀,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讀經典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儒雅氣質,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并增強其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出口成章,文如泉涌。
四、國學經典誦讀,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和諧,獲取經營人生的智慧。
國學經典中對人與國家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我內心的關系等內容都有著十分系統的論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講的是家國情懷、崇高信仰、責任擔當,“天人合一”講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為貴” 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追求人自我內心的和諧,“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校正自我促進社會和諧。可以說,和諧是國學經典的主旋律。現代我國所提倡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榮辱觀”、“價值觀”、“和諧社會” 等,基本都能在傳統國學中找到淵源。孩子成人以后都能在經典文化中源源不斷找到經營人生、經營事業、經營家庭的智慧!
五、國學經典誦讀是培育優秀子女的法寶,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重要武器。
我們的孩子們現在學的是知識不是文化,考試水平高,不等于文化水平高。馬來西亞著名經典學教授鐘積成先生在他的講座“做智慧父母,育優秀兒女”的報告中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他說: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是那一個民族?回答是猶太民族。他接著又說,本來應該是我們中華民族,但現在卻又為什么不是中華民族呢?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丟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悠久的傳統文化經典。為此筆者感悟到:現在出現了多少個各種類別的大家?我們教育孩子的終極目的是:好好的讀書,考好的大學,找個好工作,過自己的幸福生活,一個自私自利的身軀,而不是心懷蒼生悲憫天下的靈魂,怎么可以出藝術、文學、科學等大家?鐘積成先生認為,對孩子進行經典教育是培育優秀子女的法寶,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法寶。鐘教授進一步指出,經典教育可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文字經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閱讀、背誦古今中外經典詩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讀經:即經常讓孩子觀看古今中外名畫、名雕塑、建筑、藝術品,經常聆聽世界古典音樂,歌劇等經典音樂。讓孩子在經典文化的熏陶中潛移默化,最終成為一個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只有這樣的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才會有望。的確,歷史上我們中華民族曾數次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國,靠的是什么?現在仔細想想,我們不難得出,靠的就是我們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經典文化。是她們教會我們中華民族海納百川,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由此看來,誦讀國學經典,傳承國學經典的確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綜上所述,在幼兒、小學生中大力開展推廣國學經典誦讀,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是社會和諧,國家繁榮、民族復興的重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