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

朱德:為國為民族求生存,決心拋棄一切

來源:共產黨員  2023年2月7日  閱讀次數:507



朱德高度重視培育良好家風家教,他的家書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映照著他堅定的革命初心,高尚的家國情懷,向上的家庭追求,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朱德在閱讀。資料圖片


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

朱德從小就立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但他實現理想的方式并非從一開始就得到家庭的理解與支持。1909年,懷著“非得救國不可”的信念,朱德投筆從戎,遠走云南。此事遭到家里的強烈反對。出發時,他并未以實情告知親人,只告訴他們是到成都去讀書,“等到后來到了云南,才給家里寫了一封信,讓他們知道我在成都和一些同學會合同路去云南”。這封家書讓家里人逐漸認可了他的選擇。朱德說:“我到云南后,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遠走云南之后,朱德就再沒回過家。1919年,他將父母接到瀘州短暫生活。此后,家書再次成為聯系雙方的主要途徑,而“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絕了”。一直到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他才能重新和家里通信。朱德說:“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里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七年中間,我曾寄回幾百元錢和幾張自己的照片給母親。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1943年,朱德收到侄兒的來信,說朱德母親身體不如之前康健,“甚望見你一面,聊敘別后情景”,但朱德“獻身于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悲傷之際,他說,“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他堅定地表示:“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我們有信心并有把握打勝日本

如果說朱德通過家書做到了與父輩的共鳴,那么他寫給前妻陳玉珍的家書則全面展示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偉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家庭觀念和對后輩的殷切期望。

1917年6月,朱德與陳玉珍結為夫妻。之后,因為戰爭原因,一直聚少離多!白詮1922年以來沒有見過面。我們有時通信,她早就明白我的生命是屬于革命的,我不再能回到家里去了!倍1927年至1937年這十年間,他們連通信都被迫中斷。1937年,朱德于9月5日、9月27日和11月6日三次致信陳玉珍,進行了全面的溝通。

朱德十分關心長輩的生活,他請求陳玉珍,“望你接信后,將十年情況告我是荷”。當他得知“兩老母均八十,尚在餓飯中”,內心十分不忍,他告訴陳玉珍,“望你將南溪書籍全賣及產業賣去一部,接濟兩母千元以內,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終余年,望千萬辦到”“我為了保持革命軍隊的良規,從來也沒有要過一文錢”。之后,當他從外甥那得知家里人因他參加革命而遭受迫害、經濟非常困難時,他不得已致信同窗好友戴與齡,借二百元寄到家中,贍養老母。

朱德向陳玉珍毫無保留地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他說,“我們的隊伍已到前線,我已動身在途中。對日戰爭,我們有信心并有把握打勝日本”!拔译m老已五十二歲,身體尚健,為國為民族求生存,決心拋棄一切,一心殺敵!彼M一步表示,“我擔負革命工作晝夜奔忙,十年來艱苦生活,無一文薪水,與士卒同甘苦,決非虛語,F時雖編為國民革命軍,仍是無薪水,一切工作照舊,也只有這樣才能將革命做得成功”。

朱德清晰地闡明了他如何看待革命事業和家庭的關系,堅定地表達了自己要為大家而舍小家的精神境界。他說,“我以革命工作累及家屬,本屬常事”“我對革命盡責,對家庭感情較薄亦是常情,望你諒之”“近來轉戰華北,常處在敵人后方,一月之內二十九日行軍作戰,即將來亦無寧日。我這種生活非你們可能處也。我決不能再顧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至于你的生活,望你獨立自主的過活,切不要依賴我”。

朱德還在信中表達了對后輩子女的殷切期望。他說:“設法培養他們上革命前線,決不要誤此光陰”“至于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妨多來”“我為了保持革命軍隊的良規,從來也沒有要過一文錢,任何閑散人來,公家及我均難招待。革命辦法非此不可!敝斓率冀K嚴格自律,也時刻嚴格約束家人,切實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同群眾一起創造出許多新的辦法

朱德的家書也談到了子女的教育問題。他有兩個孩子,兒子朱琦和女兒朱敏。朱德十分關心的是他們如何為人民服務,如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他通過家書教導孩子們:“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空話,要學會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兒子朱琦于1948年轉業到鐵道部門工作。朱德囑咐他必須服從組織分配,不要任何特殊照顧。后來,朱琦被分配到了石家莊鐵路局,先當練習生,后當火車司爐工和司機。1965年,朱琦在一個基層單位蹲點,寫了一份調查材料,寄給了朱德。4月9日,朱德給朱琦寫回信說:“你這次蹲點的經驗,是正確的,作為改變你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有很大益處!彼u朱琦,“你過去的思想是封建和資本主義的思想交叉的,總是想向上爬,越走越不通”“現在去蹲點,同群眾看齊,同吃同臥同勞動,深入了群眾中去,就真正會了解社會主義如何建設,如何完成,就會想出很多辦法,同群眾一起創造出許多新的辦法”。信的最后,他明確告訴朱琦:“今后工作要求在現場工作,使你更進步才不會掉隊!痹谥斓碌闹笇,朱琦一輩子都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

女兒朱敏于1941年被送到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朱德非常關心她的學習和工作,希望她能學好本領回國參加建設。1943年10月28日,朱德給朱敏寫了一封信:“你在戰爭中,應當一面服務,一面讀書,腦力同體力都要同時并練為好。中日戰爭要比蘇德戰爭更遲些結束。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回來作些建國事業為是!笔獠恢藭r的朱敏同兒童院的部分兒童被納粹德國送進集中營做苦工,直到德國投降后才重新回到兒童院。因此,這封信輾轉了幾個月后,蓋著“郵路中斷,無法投遞”的戳子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1951年,朱敏放暑假回家探親,才第一次看到這封父親寫于八年前的家書。朱敏說:“當我讀了這封信后,深深感到,父親希望我能學到真本領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的心情是多么深切!”這些父親在信中的囑托與期望,她從未忘記。在1953年學成歸國后,朱敏一直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始終沒有離開教育戰線。朱德以身作則,帶頭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給孩子講好了他們的“人生第一課”,幫助他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圩。


走與工農結合的道路

朱德對后輩子孫十分珍愛,但絕不溺愛。他多次對孩子們說:我要盡到我的責任,把你們培養成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本領。家書,也成為他培養孩子們的重要方面。

1969年,外孫劉建初中畢業。朱德鼓勵和支持他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去務農。他對劉建說:“到部隊后,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組織上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讓你去養豬喂馬你干不干?養豬喂馬也是為人民服務,也要干好!痹谵r場,劉建被分配去養豬。他挑不動豬食,經常把泔水灑在身上。一生氣,他就給家里寫了封信,要求回北京。朱德知道此事后,馬上給他寫了回信,嚴肅地教育他:應該很好地在農村鍛煉。朱德還語重心長地批評他躺在了父母的功勞簿上,就會變成資產階級的少爺,聰明也會變成傻瓜。只有聽毛主席的話,虛心向貧下中農學習,沒有做過的事學會了,簡單的頭腦就會充實豐富的知識,心胸寬廣了,革命意志更堅強。劉建回憶說,這封信“像火把照亮了我的心田,我頓時感到心里豁亮了”。遵照朱德的教導,劉建克服了怕苦怕累怕臟的不正確想法,工作積極了,熱愛本職工作了,思想、工作、學習都有了進步。朱德嚴格要求后輩子孫,教育他們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觀念,為全社會作了表率。

朱德的這些家書,雖然面對著不同的對象,但其內涵是一致的。它對于新時代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7 0852 0232   182 8512 1401

對公賬戶信息: 

開戶行:貴州銀行遵義紅花崗支行 

賬號:0226001100002365 

名稱: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