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不讀《詩經》
就不知道中國人有多浪漫
2500多年前,古人的愛情、婚姻
尋常生活都被寫成了詩
古人究竟可以浪漫到什么程度?
《典籍里的中國》帶你細細品味~
01
采詩官上線!
幾千年前的煙火都在《詩經》里
《詩經》又名“詩三百”,共305篇
相傳,3000多年前的周朝
專設采詩官
從民間收集整理詩歌
這便是《詩經》最早的由來之一
《詩經》中的作者
既有王侯公卿,也有士民百姓
大多數都沒有留下姓名
只有少量作者可以找到線索
《左傳》記載,許穆夫人賦《載馳》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
有明確歷史記載的女詩人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竟藏在《詩經》中?
02
用《詩經》“翻譯”生活
原來這么美!
《詩經》涵蓋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映射著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
古人如何用《詩經》“翻譯”生活?
一場浪漫的邂逅
叫“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一生相伴的承諾
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團結抗敵的情懷
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古人看到什么,就歌唱什么
我們在《詩經》里
不僅看見了祖先生活的模樣
也看到了中國人獨有的精神世界
《詩經》里哪句話最讓你心動?
看↓一起領略驚艷千年的風雅詩情!
03
如果一生只讀一本詩
一定少不了2500多歲的它
《詩經》美到極致
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它是2500多年來
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
為后世留下豐厚的滋養
孔子非常重視《詩經》
還說“不學《詩》,無以言”
指的是不學《詩經》就無法與人交流
可見《詩經》的重要性
驚艷了2500多年的時光
《詩經》背后有著怎樣代代傳承的故事?
“小康”一詞竟然出自《詩經》?
讓我們跟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
“穿梭時空”對話漢代大儒毛亨、毛萇
一起走進《詩經》的故事
↓↓↓
04
《詩經》里的“中國式浪漫”
幾千年不褪色
從描繪愛情、婚姻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到記錄農事生活的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再到表達歡聚宴飲的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直至今日,《詩經》里的很多詩句
仍然能表達我們的所見所感
網友感嘆:
原來我們和祖先分享了同一個煙火人間!
尋根溯源
《詩經》遠不只簡單的“浪漫”
更是“先民之生活,歷史的痕”
它記載著古人對社會生活的歌唱
書寫了中華文化的燦爛篇章
表達著中國人自古以來
求真、向善、達美的共同心聲
述文明之悠遠,傳文化之美善
立青年之志向,養民族之精神
民族回首,必見《詩經》
難怪“中國式浪漫”幾千年不褪色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簡 介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成立于2015年6月14日,是經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批準的直屬志愿者團隊,經遵義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的公益性、群眾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9家,會員150余人,志愿者80名。2016年12月25日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2名。支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協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目前,協會有分支機構3處: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播州區聯絡處(負責播州區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湄潭縣聯絡處(負責湄潭縣工作)、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務川縣聯絡處(負責務川縣工作)。內設機構10個部門:辦公室、組織部、宣講團、理論研討部、對外聯絡部、經典誦讀推廣部、家風家教工作部、中醫養生文化推廣部、知行藝術團、志愿事業服務部(上善若水助困團)、另有1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經典誦讀)推廣站。
本會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領導下、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美德文化進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監獄、部隊;主辦具影響力的大型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講壇;廣泛開展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踐行中華美德;每周日下午堅持開設公益講課,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協會至成立以來,為遵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2018年,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榮獲2018年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貴州省社科聯曾到我會考察,擬授予貴州省社科示范基地。2021年7月,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黨支部被北京路街道黨工作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我會被遵義市精神文明辦、遵義市民政局、共青團遵義市委推選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協會湄潭縣聯絡處已被湄潭縣委宣傳部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國際志愿者日,湄潭縣聯絡處獲得了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獎,獲得縣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
本會的理念是:傳中華美德文化,做上善若水之人;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美德文化交流學習、公益師資培訓,開展美德文化教育、志愿公益活動,開展家風家庭教育,興辦公益企業。
現辦公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遵義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7 0852 0232 182 8512 1401
對公賬戶信息:
開戶行:貴州銀行遵義紅花崗支行
賬號:0226001100002365
名稱: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2022年8月
業務主管單位: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登記管理機關:遵義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