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歡迎訪問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官方網站 (2015-9-13)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助人為樂模范

助人為樂模范

第三屆全國助人為樂模范

2020年4月21日  閱讀次數:2206
第三屆全國助人為樂模范(11名)

1.郭明義,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

      郭明義,男,漢族,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8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1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學學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遼寧省特級勞動模范。
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業務主管,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郭明義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愿捐獻者。
      2008年,郭明義發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紅十字志愿者服務隊、紅十字志愿者急救隊。
      2008年12月,郭明義獲得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09年以來,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和社會人士參與,是國內參與人數最多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俱樂部。



2.王文珍,海軍總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

    王文珍,女,漢族,1962年12月出生,天津人,1978年考入海軍總醫院護校并入伍,現任海軍總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專業技術五級。
    對于王文珍來說,2009年10月27日終生難忘:在人民大會堂,她從胡錦濤主席手中接過 “南丁格爾”獎章——一名護士所能獲得的最高褒獎。從事醫護工作30多年來,王文珍被群眾譽為“身邊的‘提燈女神’”,她像南丁格爾那樣,用心燈照亮了無數需要幫助的生命。
    一個小伙子得了艾滋病,絕望地跳樓自殺,生命垂危。因為恐懼,很多年輕護士不愿意承擔護理工作。王文珍說:“不能對任何病人另眼相看,讓我來!”搶救時,患者的嘔吐物噴了王文珍一臉,她沒一句怨言。術后,她為病人洗頭洗臉、剪指甲、刮胡子,病人排便障礙,她就戴上手套為他掏大便……出院時,小伙子泣不成聲:“您比我的親姐姐還要親!”
    一名維族男青年重傷昏迷被送到醫院;颊呱頍o分文,無法聯系到親友!安∪颂稍谶@里,我們必須管!”王文珍立即組織搶救,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并悉心照料、端水喂飯。兩個月后,她動員大家為病人捐款補齊醫藥費,并親手買好車票送他登上回家的火車,還把一張寫著“注意事項”的字條從車窗遞給男青年。
    一位農民工接受急救時身上沒有帶錢,王文珍墊付了醫藥費。病人出院時,她不但婉言拒絕患者還錢,還塞給對方400元,囑咐他買點營養品。在王文珍看來,這樣的事兒不算啥。多年來,她為患者墊付醫療費、為受災群眾等愛心捐助共6萬余元。
    2003年年初非典肆虐!安还苡卸嗝创蟮膫魅拘,只要病人來了,我第一個值班!”王文珍奮戰非典病房122天,護理發熱病人3000多,3次放棄輪休。她說:“除非我感染,否則決不離開!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王文珍再次沖上第一線。天氣寒冷,王文珍囑咐護士在給病人輸液前,先用體溫把液體焐熱……她和戰友們一起用床板、坐椅抬傷員,多次累得癱坐在地。生死大救援期間,王文珍沒洗一次臉,沒刷一次牙,共參與救治傷員109名!安∪税焉唤o我,我就要像對待親人一樣負責到底!”王文珍說這是她的職業操守和人生信條,終生不變。


3.阿尼帕·阿力馬洪(維吾爾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河縣青河鎮居民

      阿尼帕·阿力馬洪,女,維吾爾族。
      1963年,阿里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墒蔷驮谶@年冬天,和阿里帕一墻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里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里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之后的十年間,阿里帕又先后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里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舍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盡管日子過的清貧,但每個孩子都享受著家的溫暖。對于收養的孩子,阿里帕待他們比親生孩子還親,阿里帕最小的親生女兒上初中時還沒穿過一件新衣裳。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里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后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里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里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里用不起電燈,阿里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里貧窮而輟學。正是因為阿里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阿里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每到逢年過節,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 


4.毛陳冰,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員工

      毛陳冰,女,漢族,1987年1月生,中共黨員,溫州平陽人。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職員。
      2007年,毛陳冰從稀有血型QQ群里得知,貴州省黎平縣一名29歲的農村孕婦楊昌花,因宮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她的ABRH陰性血型非常稀有,整個貴州省血庫都沒有。擁有同樣血型的她,毫不猶豫決定赴黔救人。
      瞞著家人和朋友,向同學借錢湊足路費,只身匆匆出發。30多個小時后,這個身高不到155cm、體重只有88斤的單薄女孩,一個人出現在黎平縣人民醫院門口,邊進門邊抬起右臂。這支手臂上流淌的ABRH陰性血型血源,是產婦楊昌花生存的希望。在毛陳冰的堅持下,院方勉強同意讓她輸100毫升,她卻要求一次捐400毫升。輸到240毫升時,她突然出現了昏厥,醒來后卻仍要求繼續抽血。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毛陳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在場者無不為之動容。
      患者脫離危險后,毛陳冰拒絕了患者家屬的挽留和酬謝,匆匆趕回學校。那天是她媽媽的生日!皨寢,我有個最大禮物送給你。我今天去救人了!”陳冰用微帶疲倦的聲音興奮地告訴母親。在完成獻血救人之旅后,媽媽是毛陳冰唯一想告知的人。她說自己身體里“熊貓血”是母親遺傳給她的。陳冰告訴母親,她正試圖“躲避”受助人的查訪,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做了這件事情。
      事后,黎平縣委宣傳部干事不忍將這份深烙人心的感動埋沒于塵沙中,化名“毛麗”把整件事情的經過刊登在貴州的報刊上。很快,毛陳冰千里飛赴貴州山區獻血救人的感人事跡傳開后,越來越多的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有的同學拿起手中的畫筆自發創作漫畫,在校園和社區展出,學生社團以此為藍本編排了情景劇。在貴州,她的經歷被傳為美談,受助婦女楊昌花和姐妹們專門創作了侗族大歌《美麗的心靈》,感激毛陳冰千里獻血的救命之恩。


5.劉麗,福建省廈門市名悅休閑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原籍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

      劉麗,女,漢族,1980年10月生,群眾,小學學歷。劉麗外出打工期間,先后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00年至今,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自2000年開始,她用辛辛苦苦攢下的大部分積蓄資助貧困學生,自己仍然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受她的感召和影響,數百位好心人加入了她的愛心團隊。十多年來,接受她固定資助的孩子有53人,她資助過的孩子有上百人。如今,劉麗發起并建立了廈門市麗行公益慈善會 。


6.許月華,湖南省湘潭市社會福利院供養人員

      許月華,女,人稱“板凳媽媽”,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鄉,1歲時失去父親,母親在她12歲時也去世了。由于家境貧寒,許月華沒有上過一天學。就在母親去世那年,為謀生計,她偷偷跑到鐵路上撿煤渣,不幸被火車輪奪去了雙腿。沒有雙腿的她開始用兩個四角板凳支撐著,學習一手一步地向前“行走”。每天天沒亮,她就開始練習。深夜福利院的人都睡了,她仍不肯休息。摔倒、爬起來、再摔倒、再爬起來……許月華終于重新學會了“走路”,成為福利院編外保育員。許月華同志201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責任公民,榮獲央視2010年度全國“三農”人物奉獻獎。2019年被評選為新中國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

7.厲莉,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助理

      厲莉,女,漢族,1978年8月生,四川內江人,中共黨員,F任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助理。
      2002年2月,厲莉在大學畢業后登記成為一名骨髓志愿捐獻者,她始終信守著這份承諾和責任。2007年,厲莉傾力幫助一名身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2009年,得知患者病情復發后,她再度為其捐獻。這是她繼2007年為其捐獻后第二次傾力相助、再賦新生,也是她堅守利他精神、無私奉獻他人的生動寫照。她用自己堅定不移的無私博愛譜寫了感人至深的生命贊歌,受到人們的廣為稱頌。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全國助人為樂模范稱號。2018年1月30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北京市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8.王振治,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新城大隊安監中隊民警

      王振治,男,1962年7月生,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新城大隊安監中隊民警,一級警督。
      2008年9月,王振治和妻子不顧家庭困難,領養了4名被遺棄的兒童。他們最小的3歲,最大的9歲,都有先天嚴重殘障。幾年來,王振治夫婦當起了他們的父母,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教他們學會自理,供他們上學讀書,給他們幼小的心靈以莫大慰藉,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真情與溫暖。孩子們到家的那天晚上,最小的孩子就發燒38.7度,王振治和妻子心急如焚,給他量體溫、敷毛巾、擦酒精,照顧吃藥,直到凌晨4點孩子體溫正常才安心睡下。自此,他和妻子撫養這4個孩子的艱辛歷程也開始了。
      2009年9月,妻子因長期的勞累,患上了甲狀腺腫瘤住院手術。他請了假一邊照顧妻子,一邊照看孩子,買菜、做飯、收拾房子、洗衣服,給他們洗澡,一天4趟接送,晚上還要輔導孩子作業,做按摩等。20多天下來,整整掉了8斤。上大學的女兒得知媽媽的病情后哭著問王振治:“爸,媽身體不好,咱家也不富裕,還要照顧幾位弟弟妹妹,你承受得住嗎?”王振治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也有勞累的時候,但他決心不再“拋棄”他們,讓四個孩子第二次成為孤兒!教他們學會生存本領,讓他們得到與常人同樣的快樂和幸福,成為王振治夫婦不離不棄的精神支撐。
      近4年,夫婦倆手把手教會了孩子們穿衣吃飯、獨立行走和生活自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讓夫妻倆在淚水和汗水中享受了親情的溫暖和成功的喜悅。王振治收養殘障孤兒的善舉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奉獻愛心、自覺助人的行列中來。冬天有人給孩子們送來棉衣,夏天有人送來涼鞋,還有人送來玩具和學習生活用品,咨詢福利院如何收養殘障兒童和孤兒的人越來越多……王振治在向好心人表示感謝的同時,常說這樣一句話:需要關愛的孩子們還很多,只要大家都獻出一點愛心,小愛就聚集成大愛,我們這個大家庭就會更加溫暖。王振治被同事和身邊群眾親切地稱為“交警爸爸”和“感動哥”。


9.董明,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漢水橋街營北社區居民

    董明,女,1986年4月4日生,湖北武漢人,輪椅上的志愿者,“董明愛心志愿者團隊”、“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北京殘奧會形象大使”。 雖然身體不方便,雖然經歷了許多的挫折與磨難,可貴的是她還在奉獻;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資助農村失學的孩子,她用殘疾的身軀書寫著無悔的志愿服務,她參與過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深圳大運會的外語翻譯志愿者服務。她還用自己每月的收入,帶動50000多人成立了“董明愛心志愿者團隊”常年義務幫助他人。


10.王文忠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芍藥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忠,男,1962年出生,1980年入伍,1984入黨,1985年底退伍。退伍前系第二炮兵某部戰士,現任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芍藥村黨支部書記。退伍后,他自強自立、艱苦創業。2007年,他欣然接受所在鎮黨委及村民的任命和邀請,回鄉擔任芍藥村黨支部書記,經過4年努力,使過去有名的上訪村、窮村、亂村迅速改變面貌,成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村黨支部被評為"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8年和2010年,他分別帶領所在村"青年突擊隊"和"黨員突擊隊"參加汶川、玉樹抗震救災,贏得了災區人民的贊譽。 近年來,中共河北省委、衡水市委、棗強縣委分別授予他"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棗強縣推選他為"十大道德模范"。


11.阿里木江·哈力克(維吾爾族)貴州省畢節市個體工商業者,原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

      阿里木江·哈力克,男,維吾爾族,1971年4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個體工商業者。阿里木江·哈力克生活并不富裕,靠賣羊肉串謀生,卻因為急公好義、樂善好施,被新疆人民親切地稱為“好巴郎”,被貴州人民譽為“草根慈善家”。他十年如一日,堅持用賣羊肉串的微薄收入資助貧困學生,先后捐贈20多萬元,資助了數百名貧困學生,并在貴州畢節學院設立了“阿里木助學金”。
      2012年2月3日晚,當選為感動中國人物,并出席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盛典。

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丁字口中山醫院二樓    聯系電話:13984979998    郵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備15014843號

官方微信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全黄色免费噜噜|狠狠cao丝袜免费视频|最新在线黄片观看|毛片在线观看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