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敬業奉獻模范(11人)
1.邱光華(羌族)生前系77116部隊副師職飛行員

邱光華(1957.4-2008.5.31)烈士,男,四川茂縣人,羌族。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機長。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大專文化,大校軍銜。四種氣象飛行指揮員、副師職特級飛行員。近些年,多次執行軍事演習、衛星回收和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總飛行時間5800多小時。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陸航某團特級飛行員,是1974年周總理挑選的第一批少數民族飛行員。 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邱光華一直隨著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在執行救援任務。 2008年5月31日下午,邱光華駕駛一架米-171運輸機直升飛機在執行運送第三軍醫大學防疫專家到理縣的任務,返航途中不幸遇難。
2.譚東,生前系四川省大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西嶺執勤組組長
譚東(1963.4.14—2009.1.5),男,漢族,中共黨員,生于,四川遂寧市人,1986年7月入黨,大專文化,三級警督。1999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生前為大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西嶺執勤組組長,三級警督。2008年12月29日,譚東同志因搶救落水群眾身患重感冒,仍繼續堅持工作。2009年1月5日晚,因感冒和勞累過度突發病毒性心肌炎倒在工作崗位上,經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23時45分犧牲,年僅45歲。
3.周憲梁,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門診部主任

周憲梁,男,漢族,1963年8月出生,河南信陽人,1983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學位,主任醫師、教授,全國先進工作者,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黨委委員、工會副主席、高血壓中心副主任、心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總工會副主席(兼)。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攻關課題、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獲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主編專著1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參加編寫專著6部:《內科學》、《內科學習題集》、《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鹽與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肺動脈栓塞》;在Hypertension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18篇。指導博士生8名、碩士生4名。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白求恩獎章獲得者、首都十大健康衛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和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兢兢業業好醫生。
4.尼瑪拉木(藏族)云南省德欽縣云嶺鄉郵政所鄉郵員
尼瑪拉木,女,藏族,1976年9月生,中共黨員,現任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云嶺鄉郵政所鄉郵員。 尼瑪拉木1999年參加工作至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履行郵政普遍服務的職責,8年來徒步在雪嶺峽谷遞送郵件,行程達20余萬公里,從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100%。
5.施華山, 江西省貴溪市公安局流口派出所教導員

施華山,男,1958年12月出生,江西貴溪人,中共黨員,一級警督。聞名全國的“打拐英雄”。1984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一直戰斗在艱苦的農村第一線。
1991年8月至今,18年來行程數十萬公里,施華山歷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機智巧妙地先后從福建、廣東、山東、江蘇、浙江、陜西、新疆、內蒙古等十多個省市,成功解救出總共208名被拐賣婦女、兒童, 抓獲人販子58名。被當地群眾譽為“打拐英雄”、“打拐神探”。施華山每次解救都充滿著傳奇色彩,也充滿了離奇懸念。而他成功打拐的背后,有著數倍于常人的付出,每次解救都蘊含著艱辛和犧牲。至今,施華山身上多處都留有刀砍的累累傷痕。十八年來,施華山堅持打拐,不計個人得失,無怨無悔。除此之外,施華山的主要工作和大多數時間還是在派出所當民警。他勇于同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作斗爭,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掛在心上。在百姓眼里的施華山不僅僅是“打拐神探”,更是他們的“守護神”、“貼心人”。
6.李斌,上海市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液壓泵廠工人

李斌,男,中共黨員,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液壓泵廠數控工段工人。
李斌進廠工作29年來,懷著 “做工人理當敬業,當主人理應盡責”的樸實信念,刻苦鉆研,勇于創新,潛心于技術,專心于崗位,安心于一線,從一名技校生成為一位專家型的技術工人,成為新一代智能型工人的楷模,具有高級技師、工程師職稱。
他始終保持工人階級的本色,不斷學習數控技術知識,努力掌握當今數控科技領域新技術,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領頭人。他依托過硬的技術本領,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多年來先后完成新產品開發55項,完成工藝攻關201項,完成加工工藝編程1500多條,直接創造經濟效益830多萬元。他自主設計了刀具184把,技術革新、自制改進工裝夾具82副,為企業節約支出110多萬元,并獲得多項專利。他為企業進行4項數控機床重大故障排除和改進,節約維修費用30多萬元。
7. 李登海,山東省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登海,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男,1949年9月出生,山東省萊州市后鄧村人,現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名譽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
李登海作為農民發明家,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使他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30多年間,先后選育玉米高產新品種80多個,6次開創和刷新了中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他主持選育的“掖單”系列玉米新品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他又育成“登!毕盗杏衩仔缕贩N,成為中國跨世紀的主推品種。登海9號玉米新品種,具有優質、高產、多抗的突出特點,其產量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掖單13號”還增產11.4%。經國家審定,適宜在東北、黃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區種植。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計生產銷售登海9號5624.08萬公斤,累計推廣面積1874.69萬畝,累計增產糧食11.40億公斤,累計新增社會效益11.4億元,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登海9號具有較高的淀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產企業的青睞,為保障中國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種支撐。
2015年9月25日,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崩畹呛O冗M事跡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10日,李登海以43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968位。
8.姜萬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葉城二牧場衛生所所長

姜萬富,男,1949年8月12日,漢族,出生地上海。1966年7月從上海支邊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葉城二牧場,先后在連隊、云母礦、衛生所、場機關工作過。原農三師葉城二牧場衛生院院長。43年里,姜萬富走遍了牧場的溝溝梁梁、草場氈房,走遍了這里的170多個放牧點,為各族患者送醫送藥,解決了牧工和地方牧民就醫難的問題,并與當地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9.吳仁寶,江蘇省無錫市江陰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
吳仁寶(1928年11月17日—2013年3月18日),男,漢族,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江蘇江陰人,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曾任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江蘇華西集團公司董事長等職,農民企業家,中國農民的杰出代表,農民教育家、全國人大代表。
35年來,吳仁寶堅持以集體經濟為主的共同富裕發展道路,使華西村成為全國首富村。2013年3月18日18時58分,吳仁寶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華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歲。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仁寶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10.高玉寶,遼寧省軍區大連第二干休所離休干部
高玉寶(1927年4月6日-2019年12月5日),山東黃縣人。出生于遼寧瓦房店孫家屯村。中國知名作家。歷任戰士、通訊員、文藝干事,師職創作員,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遼寧省民間文學協會理事,沈陽軍區創作室名譽主任。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2019年12月5日16時12分,高玉寶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2歲。
高玉寶15歲起做勞工、17歲學木匠,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遼沈、平津、衡寶戰役中立大功6次。
1962年保送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歷任戰士、通訊員、文藝干事,師職創作員,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遼寧省民間文學協會理事,沈陽軍區創作室名譽主任。遼寧省第八、九屆人大代表,全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名譽主任、顧問、高級講師、德育教育導師,教授。曾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代表大會及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并多次參加全國全軍英模、先進工作者大會,還多次到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曾受到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23次接見,曾受到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朱镕基3次接見,曾作傳統教育報告3300余場、340余萬人次,是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全軍優秀共產黨員、沈陽軍區學雷鋒標兵(獲金質獎章)。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他僅上過一個月的學,卻先后寫出了總計200多萬字的幾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我要讀書》和《半夜雞叫》曾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半夜雞叫》被拍成木偶電影,1995年被選入《共和國文學作品經典叢書》。其自傳體小說《高玉寶》。小說的第九章,叫做《半夜雞叫》。在這個故事里,綽號“周扒皮”的地主,為了讓長工早起干活,半夜鉆進雞籠學雞叫,最后反被長工們戲弄。
長篇小說《高玉寶》在國內用7種民族文字出版,并被1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15種外文翻譯出版,僅漢文出版的就達450多萬冊,并被改編為24種連環畫。他,就是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戰士作家”的高玉寶。
11.張麗麗,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麗麗,女,漢族,1965年4月生,河北黃驊人,1986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天津大學巖土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7年9月,天津市紀委對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副巡視員張麗麗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依法雙開。
張麗麗,原天津市市委委員,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16年初,國務院調查組公布的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指出,張麗麗未認真履行職責,對公司內設職能部門和下屬管理單位督促檢查不到位,對公司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問題失察,對上述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撤職處分。